赛诺菲venglustat帕金森病失利,还有哪些挫折?
2021年2月5日,赛诺菲表示,venglustat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2期临床试验MOVES-PD错过主要终点,已终止该适应症的开发。这项纳入270名受试者的研究旨在评估每日服用venglustat能否改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 II and III)。
venglustat是一款口服葡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抑制剂,能够穿越血脑屏障,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创新疗法。有证据表明Venglustat可以帮助携带GBA基因突变的患者亚群,这种突变存在于10%的患者中,与疾病的早期发作和较差的预后(例如认知障碍和疾病快速发展)有关。
通过抑制GCS活性,venglustat可抑制在糖鞘脂生成中发挥作用的糖基神经酰胺(GL-1)的积累,有潜力治疗糖鞘脂代谢途径中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种疾病,包括法布里病、3型戈谢病、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黏脂质贮积病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等。目前已经在3型戈谢病和ADPKD等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疗效。
葡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抑制作为糖鞘脂(GSL)代谢的核心调节剂
有研究表明鞘糖脂类代谢异常可能与囊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细胞内鞘脂类和鞘糖脂物质参与许多细胞内信号通路调节,包括细胞增殖、凋亡等。鞘糖脂类是膜筏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表面受体的调控,如EGFR、IGF1R。在cpk小鼠模型以及ADPKD患者中,都出现了GlcCer和LacCer升高的鞘糖脂类代谢异常。LacCer在肾上皮细胞中有生长因子的作用,直接促进囊肿生成。另外,在上皮细胞纤毛中也观察到了GM3和GM1的累积。venglustat正是针对鞘糖脂类代谢异常而开发。
因此,虽然帕金森病开发失败,赛诺菲仍有机会将venglustat推向市场,其正准备为多项2/3期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针对ADPKD,2018年7月开展了II/III期临床试验STAGED-PKD,预计上市申请将于2022年初提交。2014年9月,赛诺菲启动了用于法布里病的II期研究,顺利的话III期临床将在今年开展。2020年4月,治疗晚发性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包括Tay-Sachs病、Sandhoff病)的III期试验开始。
但是,这些罕见病适应症的市场规模都相对较小,3型戈谢病只占所有戈谢病患者的5%,法布里病在全球只有约5000至10000名患者。
Venglustat还不是唯一的坏消息,赛诺菲在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中除披露了venglustat治疗帕金森病的失败外,还介绍了对中期研发管线的其他一些更新。例如,赛诺菲决定不再推进IL4/IL13双特异性抗体romilkimab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治疗。赛诺菲最初将单克隆抗体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但2期临床发现其对肺功能无影响后已停止该适应症的开发。
与再生元合作开发的抗IL-33抗体Itepekimab也遭遇挫折,其在2期临床中与Dupixent联用表现不佳,赛诺菲已决定放弃将该药用于哮喘,但去年下半年开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期临床招募患者。
另外,抗CD38抗体Sarclisa与PD-1药物Libtayo联用治疗淋巴瘤的尝试也被叫停,赛诺菲从2018年开始评估这一组合疗法用于该适应症,此前已针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疾病开展了研究。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凯莱英,感谢关注、转发。欢迎媒体/机构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凯莱英药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