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我父亲2月前摔过一跤,当时没什么事,近一周来,他感觉头昏、头痛、浑身乏力、右侧肢体无力,头颅CT检查发现硬脑膜下血肿。
唉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听我给你说.......
您父亲的病是2个月前头外伤所致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造成这类血肿的外力多较小,甚至有些伤员无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多数病人的年龄较大。由于这类病人的头部损伤往往轻微,出血缓慢,加之老年人颅腔容积的代偿间隙较大,故常有短至数周、长至数月的中间缓解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当血肿增大引起脑压迫及颅内压升高症状时,病人早已忘记头伤的历史或因已有精神症状、痴呆或理解能力下降,不能提供可靠的病史,所以容易误诊。
其形成机制可能是当头部受外力作用后,使引流至上矢状窦的桥静脉被撕破或断裂,而由脑表面其他血管破裂引起者较少见。由于出血缓慢,在伤后较长时间内才形成血肿。一般在出血5~7天后,即由来自硬脑膜内侧的纤维形成包膜,并在3周后将整个血肿逐渐包裹。目前认为血肿包膜的外层有新生而粗大的毛细血管,有血浆自管壁渗出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到囊腔内,导致血肿体积不断增大。通常这类血肿覆盖大脑半球的额、颞、顶的表面(图1-11),甚至更广泛,一般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也有发生于大脑纵裂之间与颞叶底部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与其他血肿不同,除占位作用导致颅内压增高外,还可因脑组织长期受压,引起显著的脑萎缩,病史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
所以这类病人的颅内压高低,常与血肿的体积不相一致。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失常;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但均较轻。
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即钻孔引流术或开颅手术,预后较好。
人类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颅神经与脊神经(称之为周围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它是人体的最高级器官,主宰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在我们日常诊疗工作中,每天都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病症,并回答与其疾病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的常见问题按疾病的类别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广大神经系统患者的寻医问药提供指导和帮助!
——《神经系统病症300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