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机构每年都会招聘新手入职,稍微入门之后,从事公卫的人员在考取执业医师证书以后也会把公卫当做一个跳板,总之是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波。
新手入职,留不住人难在何处?笔者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总结以下6个方面,可谓直接戳中新手公卫人的痛点。
缺目标
往往新手入职,在未真正踏入基本公卫服务“门槛”吃上这碗饭之前,总体会感觉很新奇、内心充满憧憬和向往。在上岗之前,基层机构的老前辈们也会召集新手学习入行“宝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做一个简单地培训之后,也许新手觉得《规范》内容不算太多so easy,不就是12类服务吗?但是真正让自己单独去负责一个项目,还是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 ?
简单地说,目标就是项目的方向,新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程度。
缺方法
“万事都是开头难!”新手入门前期,不知道公卫服务具体该怎么做?这是摆在新人面前最真实、最普遍、最正常的一个问题。能力小的,可以从事一个项目;能力大的,再兼职一个项目也可以。新手从事公卫,最讲究的是工作方法和思路,绝对禁忌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当然打开尴尬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技巧。“前面有车后面有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的模仿是借鉴老前辈的资料深入学习,目的是开拓自己的思路,对即将负责的项目作进一步的了解,不要偏离原来已经奠定好的工作基础,只需要做好补充、完善、整理环节就行了。
缺流程
新手在鼓足了干劲,树立了近期目标、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之后,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可能存在完成公卫任务不顺利的问题。由于新入职的原因,工作中积累经验少,不了解工作的侧重点,总喜欢眉毛胡子一把抓,起早贪黑甚至是加班加点付出的心血、努力和汗水不比别人少,却没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工作执行缺少流程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我们都是在居民首次到机构就诊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区分对待,对于时间上充裕同意建立的,我们会即时建档;如果恰巧居民家中有事、时间上不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另外预约时间再建档;对于已经建档的居民,我们只需要更新档案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了。
缺计划
新手入门对待工作一定是积极、主动,不甘落后的。什么工作都愿意试试,什么工作也都干不好,最后还委屈的不行不行的。举例:2021年的老年人健康体检开始了,科长安排一天通知老年人数量不能太多,一是等待时间过长,老年人身体受不了;二是受疫情影响,避免老年人过多聚集扎推。新人感觉好不容易逮住机会了便跃跃欲试。然后主动请缨,要求负责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好好表现一下。在没有和科长沟通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随意通知辖区3个村的老年人第二天过来查体。查体当天,新手为陆陆续续到来的老年人数量兴奋不已,然而却遭到了院长的批评。
这是什么原因?缺计划,新手事前没有认真细致的沟通导致工作安排乱了头绪。随意通知的这3个村,是辖区最大的3个村,来的老年人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卫生院一天的服务能力不说,拥挤、糟乱的场面还给老年人安全和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风险。
缺培训
新手入门还有一个疑惑,明明是自己刚刚做过不久的工作,再去做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使工作有改善也没有从根本上得不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缺少系统的培训。在机构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鼓励新手尽可能多地参加高层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学习,在优秀机构的成功案例分享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
缺考核
新手入门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公卫服务要求,时间不长就会产生付出和回报不成正、做好做坏都一样的大锅饭思想?!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制定目标过低,要求的标准不高、稍微干干就行,在工作中一来二去认为公卫也就是这么回事;二是机构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考核、不真考核、假考核,走形式、走过场等,导致新手没有工作压力和危机感。
尽管在基层干公卫出成绩慢,我个人认为,在基层新手入职第一站能够从事公卫,是最接地气、最能锻炼人、也是最能发现人才、最能成就人的摇篮,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