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菠萝因子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生物钟和诺贝尔奖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长期熬夜,不规律作息确实是致癌风险因素!
破坏细胞生物钟节律造成癌症
1: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也协调着细胞生长。
2: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生物钟通常是紊乱的。
无独有偶,麻省理工的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无论是通过人为控制光照让老鼠不断倒时差,还是直接破坏老鼠的生物钟基因,都会显著加快肺癌进展。
证据远不止如此。在这两项研究之前,已经有几十项动物实验证明,破坏昼夜节律,会加速癌症发生。
倒夜班和癌症风险
在动物身上,“破坏生物钟规律会致癌”这个结论是毫无争议的。
那么对于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会增大患癌概率么?
极有可能。
2019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把“倒班/上夜班”(Night Shift Work)定义为2A级致癌因素,也就是“很可能有致癌风险”。这和大家熟悉的红肉,滚烫饮品等因素是一个级别的。
有多个大规模人群中做的研究,都发现不规律作息会增加患癌风险。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
比如,有两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经常需要倒夜班的护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经常需要倒时差的空姐,得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
还有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不仅增加患癌概率,还可能会让癌症更恶性,耐药性更强,患者寿命更短。
总之,很不好!
咱们祖先早就知道这点。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关灯不要玩手机。
图片来自网络
生物节律因人而异
值得强调的是,“规律作息”不等于简单的“早睡早起”。网上流行的“器官定时排毒说”纯碎瞎扯。
健康作息这句话,对于每个人的含义是不同的。
每个人的生物钟节奏受到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影响,会有很大区别。如果你习惯“晚睡晚起”,或者每天只睡5-6个小时,可能都是正常的。
只要生活规律,睡眠质量高,每天精力充沛,就不用担心。这就是你的生物钟。
我们要避免的,是频繁改变生活和睡眠节奏,导致生物钟紊乱。
那如果工作需要,偶尔熬夜,或者经常要越洋飞行倒时差,岂不是一定得癌症了?
当然不是。
癌症发生永远是个概率问题。如果某个方面增大了一些风险,也不用恐慌,你需要做的,就是比其他人做更多降低风险的事儿。
比如锻炼,比如多吃高纤维食物,比如按时接种HPV疫苗,比如不吃发霉粮食,等等。
幸运的是,从统计上看,生物钟紊乱增加的癌症风险并不是很大,显著低于抽烟,喝酒,二手烟,肥胖等。
所以,如果不幸需要熬夜,请尽量戒烟控酒,坚持运动,均衡饮食,这样可以显著抵消掉熬夜带来的负面影响。
很遗憾,现实中熬夜的人,往往还容易叠加别的风险因素。比如熬完夜和朋友去吃夜宵:
熬夜+抽烟+喝酒+烧烤+油烟污染......全是致癌因素,大家悠着点儿吧。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