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镜头,还原乡村医生抗“疫”的一天!内容过于真实……

2021
02/08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本土疫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明显增多。据央视新闻报道,最新数据显示,85.5%的感染者来自农村。农村地区作为当前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面对大规模返乡人群,如何守住防线?

作为最贴近村民的健康守门人,四个镜头集中展现了乡村医生在农村防疫工作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镜头一:接诊“十关”

  





 


 

 

驱车颠簸在山路上,后备箱里装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村卫生室接诊十须知》的宣传牌、一米线等物料,以及各种安装工具,不时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1月中下旬,连续几天,汤美忠都在下乡。

他是宁德市周宁县的一名乡村医生,也是咸村中心卫生院一体化办公室负责人,咸村镇22个村卫生所中有20个纳入一体化管理,他负责这些村所的日常工作督导、电脑网络维护管理、医保报销系统管理、健康扶贫等。

最近他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防疫,包括到村卫生所张贴防疫宣传牌,督导村卫生室人员严格按要求防控疫情、开展诊疗,以及分诊,特别是发热人员的申报和转诊。

按照国家卫健委下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村卫生室接诊十须知》,乡村医生接诊时要做到:“一莫大意、二熟程序、三勤通风、四重防护、五量体温、六问症状、七查旅居、八录信息、九快报告、十严消毒。”


 


 



 

镜头二:返乡登记

  





 


 

  


1月28日下午2点左右,在宁德市周宁县芹村村委设置的返乡人员登记点,一位刚从上海(低风险地区)返乡的村民主动报到。乡村医生何芳忠为返乡村民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村干部负责登记。

何芳忠所在的村户籍人口1000多人,平时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春节返乡人员也较多。

“最近返乡潮来临,一下多了好多工作,除了做好日常诊疗工作,要加强卫生所的环境消杀,发热病人转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同时配合村委做好返乡人员的筛查与登记、每天上报发热病人等。”他的话说得很快,但没有焦躁。


 


 



 

镜头三:入户走访

  





 


 

  

十几天前,三明市大田县的乡村医生就开始忙碌起来。1月15日,大田县石牌下洋村卫生所乡村医生魏起甲起了大早,当天他要入户走访,和村委工作人员配合排查村民的去向。

“我们村一共330余户,我负责排查的片区共102户,走了整整三天。”魏起甲说,入户还有一个任务是,给村民讲解疫情防控公告的内容,确保每个人都了解防疫的注意事项。

魏起甲告诉记者,经历去年春节疫情的“突击战”,乡村医生和村民的黏性更增强了,“像去年我们也常常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村民们都有所了解。今年倡议就地过年,他们也比较配合,愿意告诉我们家人的去向,帮我们劝家人在工作地过年。”


 


 



 

镜头四:线上“追人”

  





 


 

  

在魏起甲的电脑上,有一个“下洋村在省外人员摸底表”,表格里记录了下洋村29名在外省工作的人员信息。他每天都会打开表格,电话确认省外务工的乡亲是否回乡过年。截至1月28日,“待定”的还有五位,魏起甲要继续追踪他们的动向。

1月份上旬开始,手机对魏起甲来说,更多的是工作的工具。采访多次被来电打断,魏起甲总是很客气地对记者说:“不好意思,这个电话很急,我先接一下”;而不论晚上11点,还是清早五六点,微信群里都有乡亲咨询核酸检测、报告返乡动向,魏起甲一有空就回复,也时常转发最新的防疫公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接诊的规范,到入户走访,到追踪、登记返乡人员的信息,以及宣传防疫知识,乡村医生的工作很琐碎、繁杂,但他们每一个环节都做得扎扎实实。面对今冬明春的防疫,他们才很自信地说:“已经积攒了一整年防疫的经验了,不紧张,稳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就能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就能守住贴近村民的第一关。”

向疫情防控前沿的

乡村医生致敬!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邓剑云 文/图

通讯员:蒋丽蓉

编辑:冰阔落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卫生所,乡村,医生,疫情,返乡,防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