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诊室,我通常会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睡眠状况,最近睡的怎么样?是睡不着,还是醒的早?
说到焦虑和抑郁,大家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从年轻人到年长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研究表明,47.2%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障碍。血压升高常常是抑郁、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
1、轻微抑郁状态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0年12月15日,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22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共56万余人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即便抑郁水平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在轻微抑郁状态,也有风险!
该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于英国生物数据库和新兴危险因素协作组,所有受试者基线无心血管病。分别采用抑郁量表(CES-D)和健康调查问卷(PHQ-2)评估受试者抑郁症状。
结果显示,抑郁症状评分与冠心病、卒中、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之间为对数线性关系。抑郁量表( CES-D)评分对数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卒中、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7%、5%、6%。
健康调查问卷(PHQ-2)评分对数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卒中、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1%、10%、10%。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等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仍有显著关联。
2、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伴发焦虑状态?
(1)女性
(2)65岁以上
(3)未婚、丧偶、离异、独居
(4)合并糖尿病
(5)低教育程度
(6)2级及以上高血压
(7)未规律治疗的高血压
3、如何识别焦虑和抑郁状态?
睡眠是焦虑、抑郁状态的一个很敏感的指标。焦虑、抑郁状态的人常常合并睡眠的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近期出现了睡眠的问题,不论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都需要关注。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或相关他评量表的评估,判断是否有焦虑、抑郁障碍,及时给予治疗。
突然出现的血压升高,尤其是每天下午、晚上固定时段的血压骤升,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等)之后,要警惕惊恐发作(惊恐障碍,焦虑发作)的可能性。
4、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焦虑和抑郁状态?
1)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压力,要学会放松与放下,不能凡事都焦虑不安、忧心忡忡。
2)正确看待季节变化时的血压波动。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要对偶尔发生的血压波动过度忧虑。
3)坚持规律性运动。每天要抽出至少半小时去散步、游泳或做健身操,这是放松大脑的有效措施。
4)保证充足睡眠,在睡眠中大脑能够得到充分放松。对于工作压力大的职场人士,足够的睡眠是重要的养生措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