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也可能会消退

2021
02/05

+
分享
评论
华斌的超声世界
A-
A+

      前一段时间介绍了一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相关文献。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学习到很多机构和指南不建议在无症状人群中筛查甲状腺癌,对于很多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采取监测-等待-延迟治疗的策略。

       在留言中有不少反对上述观点的朋友,他们反对的主要理由是:

1,无症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并不少见;

2.青少年甲状腺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也很常见;

3.超声检查诊断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很高(超声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手术后发现有转移)。

        上述的这些现象,那些制定指南的机构和专家们显然不会不知晓,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从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献中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献是2020年3月发表在《BMC cancer》上的,作者是中国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何向辉教授团队,也是我们第一次介绍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

      文章的题目《青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一项基于SEER的队列研究》。我们摘译介绍其中的部分内容。(文中缩写  PTC:甲状腺乳头状癌;ETC:甲状腺滤泡癌;LNM:淋巴结转移)

      作者对SEER库中的50,347例手术治疗的PTC (48,166)和FTC (2181)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特别对年龄在18-59岁之间的PTC患者做分析,以分析诊断时的年龄和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诊断时的年龄和LNM(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诊断年龄与肿瘤大小和LNM呈线性相关;肿瘤大小和LNM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下图)

     原图说明:A,B 18 ~ 59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年龄与肿瘤大小或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分析。诊断年龄与肿瘤大小和LNM呈线性相关;肿瘤大小和LNM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肿瘤大小用平均肿瘤直径表示;LNM被表示为阳性率。

      为了分析诊断时的年龄和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的LNM率之间的相关性,作者对18-59岁的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根据T分期和性别对他们进行了分类。发现在所有分组中,LNM率均与诊断时的年龄成反比。在性别方面也观察到同样的趋势,女性的LNM率比男性下降得更快(下图)。

      原图说明:18 ~ 59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时年龄与LNM率的相关性分析,并按T分期和性别进行分类; a. 全部病例,b. T1a PTC ; c. T1b d. T2 Pe. T3 f. T4 g. 男性h. 女性。

      在讨论中, 作者推测在一些延迟治疗的中青年PTC患者中,LNM可能会自发消失,肿瘤可能会缩小。由于中青年个体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因此抗肿瘤免疫的激活可能是导致肿瘤缩小和LNM自发消退的潜在机制。此外,免疫系统的激活导致PTC患者的风险更低且存活率更高。

      研究者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一些年轻和中年的PTC患者中,LNM可能会自发消失,肿瘤可能会变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结果表明,低风险的PTC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监测来管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中青年人,淋巴结,中青年,消退,转移,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