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
我都被一个问题深深困扰着:
人人都放屁,
每个屁却都与众不同。
有人信屁是运势导向:
有人说屁是健康信号:
人们常用“屁事”
形容一件事情微不足道
然而放屁
其实是个隐秘而重大的问题
屁事不小
今天我们就要聊一聊 #关于屁的几大实锤#
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我们吞咽进入的气体;
血液中的气体渗出到胃肠道;
食物残渣被细菌分解产生的气体,这部分占比最多。
当我们进食了较多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红薯、洋葱、豆制品、碳酸饮料等,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一部分“上升”经口腔排出,也就是打嗝;一部分“下降”经大肠肛门排出,就是“放屁”了。
研究表明,“屁”含有400多种成分,其中氮、氢、二氧化碳、甲烷、氧等无臭气体占99%,只有1%的氨、硫化氢、粪臭素等恶臭气体。但就是这1%也会被鼻子敏锐的捕捉到。
正常人每天平均会释放500-1500ml的废气,约等于14个屁,有的屁放的无知无觉,有的屁却可能又臭又响。
古人曰:“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中医将放屁称为“矢气”,认为矢气可以判断人体病灶,对于治疗急慢性胃炎、痛经等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西医也很关注病人的放屁信息。很多做手术的病人,术后医生第一句问候必定是:放屁了吗?当得知病人已放屁,医生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因为这意味着手术时被翻弄的肠子通畅,功能基本已经恢复。
可见,放不放屁、屁多屁少、臭不臭屁、闷屁还是响屁,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屁声连连一般指向消化不良或者蛋白质摄入过多;
如果是无屁而又腹胀,多因肠道某处“封锁”不通,可能预示着肠梗阻、肠扭转、肠麻痹等胃肠病变;
奇臭难闻的屁则可能指向胃肠疾病,若有多屁合并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现象,或者放屁时带血,还可能罹患胃肠道肿瘤。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的口味,也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屁什么时候到来。
公众场合放屁简直是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之一,所以很多人习惯憋屁,但长此以往,无异于慢性中毒!
屁是肠道中细菌产生的废气,其中氮、二氧化碳、氢、甲烷等都是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长期盘踞体内,会出现胸闷、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
经常憋屁还会产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严重危害消化功能和肝脏解毒功能。
所以,当你“感觉来了”,千万别把屁憋回去。
为了避免日常出现“又臭又响”的尴尬场面,其实大家只要小小的调整一下饮食习惯,就能大大减少恼人的“屁事”,降低胃肠病变的风险:
1、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
2、细嚼慢咽,以免吞进过多空气;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4、少吃易产气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