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8 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指引 一、基本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应遵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2-2020)、《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2)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患者管理(一)一般管理1.在做好新冠肺炎排查基础上,进行相关诊疗。应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史询问。 透析前后均应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发现发热或符合新冠流行病学史的人员,由专人陪同患者至发热门诊排查。2.建立预约透析机制。每班次透析的患者及陪需按照预约时间进入透析治疗区域,避免在透析室内不必要的逗留,陪人应 相对固定。在等候区需保持 1 米以上距离,间隔就坐。可根据空 间情况和流行趋势,安排患者固定分组透析治疗。 3.患者进入治疗单元前,应更换治疗时专用衣物鞋帽,正确 洗手或使用手卫生消毒用品消毒双手。在血液透析期间应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医用口罩(陪同人员也需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患者及家属进出血液透析中心(室)及更衣前后应手卫生。4.发热患者在没有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前,可由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先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无 CRRT治疗条件的透析中心(室)可在其他患者透析结束后再安排该患 者单独进行透析治疗,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若患者有呼吸 道症状,但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将患者安排至血液净化 中心(室)一角、每日最后一班。疑似或确诊病例透析治疗管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立即转移至定点医院,依据病情需要和医疗条件进行 CRRT 或血液透析治疗。(二)医学观察期的透析患者1.血液透析中心(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和新冠肺炎 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而需要进行医学观察时,转至隔离病房进行单间隔离 CRRT 或血液透析治疗,其陪同家属(可以生活自理的患者建议不带陪同家属)及患者均不能离开隔离区,直至隔离期 解除。需要住院的患者,转至缓冲病区治疗。2.血液透析中心(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去外省市或 其他血液透析中心(室)回来后需要隔离,但确切没有疑似或确 诊病例接触史,可在本血液透析中心 ( 室 ) 与其他患者错峰透析, 即错开上下机时间,安排在独立透析治疗间进行透析,结束后透 析治疗间应做好消毒。 无法安排在独立透析治疗间的,应在全部患者透析后,单独安排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结末后透析治疗间应 做好消毒。 3.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综合患者核酸、抗体、CT 检测结果, 根据专家会诊意见,具体研判是否进行隔离透析。(三)新导入透析患者经排査,排除新冠肺炎以及非医学观察期选择血液透析的 患者,应收入病房后再进行血液透析;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患 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血液透析导入;处于医学观察期的患者, 无紧急透析指征,可延缓至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再进行透析导入; 存在急透析指征的尿毒症患者,可先在急诊室进行 CRRT,排查新冠肺炎后按照上述方案执行。三、医务及相关工作人员管理(一)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做好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本科室医生、护士、工程师、保洁员等的健康监测工作,如有体 温异常立即脱离工作环境,视情况予以医学干预,采取隔离措施。(二)全面落实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工作人员注意做好防 护,佩戴口罩,不聚集就餐。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四、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一)空气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 -2012 ) , 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和空气消毒。 增加通风频率和时长, 在两个班次之间应安排通风时间至少 30 分钟; 不具备通风条件 的区域可配备可人机共存的空气净化消毒器; 有条件的医疗机 构可使用新风系统装置,加强清洁消毒,增加换气频率; 如发现 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关闭空调,并加强空气的清洁、消毒。 (二)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护士站、预诊台:使用符合规范 的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2 次/天,或选择含有效氯浓度500mg/L 消毒剂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血液透析机、治疗车等物体表面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于净。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 物体、血透机表面: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 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或使用具有吸附消毒一次性完成的消毒物品。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 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浓度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患者高频接触点:如体重称把手、按键、门把手、床栏架等 可增加消毒频率,使用可达高水平消毒水平的湿巾消毒擦拭,或 选择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患者及家属等候区、更衣区: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物品表面、环境的清洁消毒。(三)接诊疑似/确诊病例后的终末清洁消毒参照“清洁与 消毒指引”执行。(四)疑似/确诊病例污染物处置(患者血液、体液、分泌 物、呕吐物)参照“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五)医疗废物管理。参照 “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