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正教授解析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的管理策略

2021
02/04

+
分享
评论
肾世风云
A-
A+

贫血是终末期肾衰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治疗过程中不仅有对血红蛋白 (Hb) 治疗靶目标的要求,还应该重视Hb的变异性。目前临床上对Hb变异性的概念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Hb变异性对终末期肾衰患者的预后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充分了解肾性贫血时影响Hb变异性的因素有助于肾性贫血的合理治疗,改善CKD的预后。

赵占正教授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院长,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腹膜透析的临床研究领域发表研究成果60多篇。

在本次采访视频中,赵占正教授就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管理的新观念和新进展做了以下内容的介绍:

如同对血压、血糖须平稳控制一样,对血红蛋白水平波动的害处要有足够的认识;在CKD或透析患者中,Hb变异性影响心血管功能及其他预后;无论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Hb变异都要尽量控制。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影响Hb变异性的因素包括药物相关因素和患者相关因素,以及铁代谢、感染、炎症等其他因素;腹膜透析患者因长期的高浓度葡萄糖暴露、炎症与营养状况欠佳等问题给Hb变异性带来更大的困扰。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重视对Hb的监测,尤其是开始用ESA或HIF-PHI治疗的早期,并长期规律检测;小幅度调整剂量;合理进行铁缺乏的治疗,重视功能性铁缺乏;重视透析充分性、继发性甲旁亢等的治疗;在有明显ESA低反应、炎症、铁利用障碍的情况时可以考虑换用HIF-PHI;对于PD患者,可能HIF-PHI 更适合。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 Hb变异性影响到CKD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及其他预后;CKD贫血临床管理上不仅要关注Hb的水平,还要关注其随疾病变化、治疗反应的变化范围与变化趋势;

  •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肾性贫血Hb变异性与药物治疗和炎症状态、铁代谢状态有关;

  • 加强对Hb水平及其变化的随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有助于CKD贫血治疗的达标并控制Hb水平的波动;

  • 与以往ESA治疗肾性贫血相比,HIF-PHI类药物的应用可能可以通过改善铁代谢、改变与炎症相关的ESA治疗低反应性,而有其独到之处。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血红蛋白,腹膜透析,肾性贫血,变异性,策略,炎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