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熬夜,超负荷工作,30岁男子一觉醒来称“感觉世界很遥远”……
一觉醒来觉得‘世界’变遥远,听不见了声音……
30岁的保险销售傅先生(化名)回想起那一刻,还很后怕。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刘越徉在一天门诊中连续接诊多位突发性耳聋患者,傅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一觉醒来,他耳鸣恶心
30岁傅先生做梦也没想到,一觉醒来突然失去了听力,当他急匆匆赶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时,惊讶地发现,候诊中像他一样患突发性耳聋的有好几个。
突聋早发现与治疗很重要
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介绍,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病因未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可以是一天之内,也可以是几天逐渐地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72小时内至少在2个连续的频率上听力损失≥20dB。
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突发性耳聋,但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的成年人。一般认为是内耳出现了问题,通常是影响一只耳朵,双侧突聋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患者的1.7%-4.9%。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约为5-20/10万。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偏移的趋势,且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一般认为突发性耳聋与病毒感染、内耳血液微循环障碍、头部外伤、自身免疫以及变态反应等密切相关。天冷血管收缩,引起内耳血液微循环障碍等,也是突发性耳聋发生因素之一。
“患有突发性耳聋的人通常会在早上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听不见了。起病时,大多数患者会感觉到一侧耳朵突然听力下降,少数患者会出现双侧听力同时下降的情况。另外,也有可能会伴随着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如耳朵肿胀感、头晕、耳鸣等等。发现听力下降的时候,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诊治。一般在7-10天以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发病后2周内积极治疗者疗效明显优于2周后就诊者,发病时间>30天预后更差。”
苏立众正在门诊(资料图)
苏立众表示,治疗一般以药物,同时通过高压氧治疗,以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内耳缺氧及内耳微循环;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舱治疗以缓解病情,应尽早配合使用,同时要注意:
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的情绪波动。
改善不良听力习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刺激。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眩晕、头晕或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服药对症治疗。
苏立众提醒,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过度疲劳,很大程度提高了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因此工作、学习应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面对压力要注意调整情绪,同时注意保暖等。如突然出现眩晕、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