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何志勇教授团队
专家简介:何志勇,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国家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胸部恶性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胸腺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尤其擅长于肺癌的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具有丰富的肺癌内科治疗经验,参与多项肺癌及食管癌国内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及临床转化性研究。
以下文章来源于爱有范癌友圈
肿瘤患者基因检测指导着个体的精准用药,根据个体基因的差异,提出最适合的用药指导方案,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除此之外,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就是大名鼎鼎的NCCN指南了),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如果临床医生不根据指南指引去制定肺癌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理论上,患者是可以去告医生的。好消息的是,目前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最常用方法之一)已写入NCCN指南。
我们以EGFR的靶向药为例来说明基因检测的优势所在。
假如出现耐药,或者给药无应答,一般都是由于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或T790M突变引起的。如果一代和二代EGFR靶向药物都没用的情况下,检测出T790M突变,那么只能采用 “神药”奥希替尼了。
基因检测指导用药实例
1病情介绍
①某女士,42岁,2014年9月27日体检发现左上肺肿块,无任何症状。2014年9月25日入本地医院问诊,CT结果显示左上肺占位。
部分肺组织切片见图,切面见一灰白结节,结节(即癌组织)大小为2cm×1.5cm×1cm。癌组织以腺泡型为主(约70%),可见腺泡型、乳头型、实体型成分,可见神经累犯,脑部结节(不排除脑转移)。
2治疗过程
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在服用特罗凯靶向药治疗5个月后,病情稳定,脑转移灶缩小。说明服用特罗凯有效地减缓了病情,这和基因的检测结果吻合。
讨论
患者在未做基因检测的情况下就盲用特罗凯,幸运的是后面的检测证实了这个行为是正确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大量患者存在以上行为,希望大家都能够像这个患者一样幸运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病理明确肺腺癌的情况下,就应该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状态,再针对性用药。还是以这个患者的检测结果为例,19del突变的患者:一线先上TKI,二线上化疗的方案对比一线上化疗,二线上TKI,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PFS时间是有统计学差异的。2015年的研究结果证实,19del突变患者,一线先上TKI,二线再上化疗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