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顾名思义,“立”是开始的意思,从这一天起,春的序幕开始拉开。天气渐渐变暖,心情也跟着雀跃起来,这么美好的时节,一定要把养生贯彻到底。
防寒保暖、防病御邪是此季养生的重点,其中尤以护肝养肝最为关键。
“捂一捂”防疾病
立春,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还注意口鼻保健。
捂三处:
1、捂腿脚:防春寒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而双脚又距离心脏最远,护好脚很重要。
2、捂肚子:护脾胃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腹部受凉,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3、捂后背:护阳气
背为阳,背部适度温暖有利于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
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起居养生,畅达情志护肝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情志,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应着重于护肝,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炎”。中医认为,情志畅达,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利于疏肝理气。
早起早睡养肝气:古人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方能健康,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人体的气血在此时也需要舒展畅达。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以便肝血归经、滋养脏腑。早晨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让身体精力充沛。
闭目转眼养肝血: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开窍于目,所以养肝,首先可以养目,而闭目、转眼能缓解眼部不适,减轻肝血不足给身体带来的伤害。闭目: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
按摩养生,行气活血
冬去春来,气温也渐渐回升。市民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立春时节运动不宜过度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伤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1)肝胆经清肝火:到了春天,随着肝阳生发,肝气开始推动气血运行而滋养全身,但如果此时因肝阳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而生成肝火,则容易损伤肝脏。在立春时节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是不错的保健方法。
(2)伸个懒腰理肝经:立春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此时容易出现春困,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此时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功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3)梳头百下助生发:《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因为春天是自然界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日渐旺盛,毛发生长迅速。春天梳头,符合春季这一养生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