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
专家简介: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2007-2017在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中国ESD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第三届“羊城好医生”。
腹痛、便血
29岁的秦女士被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可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
都没有找出病因
为进一步诊治
秦女士来到了消化内科
张筱茵教授很快找到了病因
原来问题出在小肠
秦女士全腹增强CT提示“右下腹小肠局限管壁增厚”,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后,经过评估,考虑出血部位可能在小肠,果然当小肠镜检查进入回肠中段后,发现小肠壁上长了一个巨大肿物,大小6.0cm×3.0cm,肿物表面粘膜充血肿胀明显,顶端及中部均可见糜烂面,糜烂面的局部有出血。
幸好及时治疗,避免了肠梗阻
考虑该肿物糜烂可能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切除肿物,而小肠镜下切除相对于外科手术切除创伤更小。
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肠梗阻。肠梗阻的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穿孔、腹腔感染,可能危及生命。
小肠镜下发现病灶
经过与病人家属的充分沟通后,在张筱茵主任的指导下,由曾志宇副主任医师实施了小肠镜下肿物切除术,切除前进行了预防出血、穿孔的内镜处理措施,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确证该肿物为巨大粘膜下脂肪瘤,切除完整。
医生利用小肠镜对肿物进行全切除
不开刀,微创手术就能治好病
目前大部分医院有做肠胃镜检查,小肠镜检查比较少。小肠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仍有发病现象,通过小肠镜检查可发现小肠初期病变。小肠镜检查常用于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及各种小肠病的诊断,是大多数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还可进行小肠镜下止血、肿物切除等多种微创治疗。
肿物术后病理检查确证为巨大粘膜下脂肪瘤
不用开刀,就能治好疾病。做完小肠镜手术的秦女士第二天就恢复了饮食,未再解黑便。爱美的秦女士对于切除了如此巨大的瘤子,而腹部未留下任何明显的疤痕感到很满意。目前秦女士已经出院,所有病症都已经治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