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心理健康就是直接影响全身健康

2021
02/02

+
分享
评论
MORE Health爱医传递
A-
A+

在很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心理因素一直被当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究竟有多重要,其实各家看法不一。

有的认为心理因素只不过是间接的影响健康,最经典的就是慢性应激通过影响血糖、血脂和肥胖等间接增加心血管危险的学说。

过度关注纠正身体疾病,忽略心理健康的医生也大有人在。

而最近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在《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声明:心理健康就是直接影响全身健康,包括最常见的心脏病、中风等等。声明中说:“一个人的心理、心脏和身体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可以称之为‘心灵-心脏-身体的联系’。 

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消极的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障碍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积极的心理特质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死亡率有关。”

87321612176707220

心灵-心脏-身体的联系(来源于Circulation)

——Glenn N. Levine,医学博士,FAHA,贝勒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休斯敦Michael E. DeBakey退伍军人医疗中心心脏病科主任,以及科学声明写作委员会主席。

消极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抑郁、慢性应激、焦虑、愤怒、悲观和对当前生活的不满。这些状况与潜在的有害生物反应有关,如:心律不齐、胃肠道不适、血压升高、炎症、心脏的血流量减少。

消极心理健康还与健康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吸烟、不锻炼、不健康的饮食、超重和不按规定服药等。

72681612176872706

负面心理健康因素对心脏病的影响(来源于Circulation)

由于有证据表明消极的心理健康与心脏病有关,该声明建议定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作者指出,心理治疗和心身项目可以使心血管健康得到改善。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综合护理、减压疗法和冥想。

该声明强调,研究表明,日常压力源和接触创伤性事件的累积效应也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患者自我报告的一般压力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压力都与患心脏病或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增加高达40%有关。

“大多数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是观察性的,许多研究涉及患者的自我报告,这对建立具体的因果关系提出了挑战,”Levine说。“然而,这类研究中的绝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暗示性,使人们能够对负面心理健康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联做出合理的结论。”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积极的心理健康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相关。积极的心理健康特征包括快乐、乐观、感恩、目标感、生活满意度和心态。“数据是一致的,表明积极的心理特征在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Levine说。

57891612176942219

正面心理健康因素对心脏病的影响(来源于Circulation)

拥有积极心理健康的人也更有可能拥有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低相关的健康因素。

  • 降低血压

  • 更好的血糖控制

  • 较少的炎症

  • 低胆固醇

  • 积极的心理健康也与有益的健康行为有关,如戒烟、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增加药物依从性、定期检查和健康筛查。

  • 另外,Levine说,社会因素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血管健康。心理健康较好的人往往拥有积极的社会关系、支持和联系,这可以促进他们更健康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

  • Levine补充说:“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旨在实现更健康、更快乐和更充实的生活,我们必须努力减少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促进整体积极和健康的状态。对于心脏病患者或有心脏病风险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在解决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解决影响身体的状况,如血压、胆固醇水平、胸痛等。”

  • 不光是压力那么简单
  • 慢性压力对心脏的影响不仅仅是压力让我们的心脏超负荷工作那么简单,实际上要复杂的多。

  • 慢性和持久的压力会变得像毒药一样,通过刺激身体的过度炎症反应,破坏供应心脏的小血管和其他一些大血管,同时还会诱导人从事一些很多不健康的行为,比如熬夜、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等。最终影响心脏健康。

  • 大脑对心脏的影响有时候还会导致急性的心血管症状,比如惊恐发作和心碎综合征等等。前者有时酷似心梗发作,后者在某些健康人身上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

  • 这个过程与植物神经有关,具体说是人体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前者负责加速,后者负责刹车。病态心理会通过迷走神经影响人体的各个器官。

  • 大脑和心脏的作用也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心脏的健康通常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心脏病患者很多也伴随着抑郁。健康专家推荐七种经过验证的,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的心身疗法:

  • 健康的睡眠习惯

  • 良好的营养

  • 规律锻炼

  • 户外活动

  • 冥想练习

  • 社交活动

  • 心理护理

  • 来源:Circulation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心理,健康,压力,炎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