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上海经验”值得借鉴

2021
02/01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记者:孙凡(整理)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近期以来,各地纷纷发布春节期间的防疫政策。与中央相关工作方案相比,不少地方政策已有加码苗头。比如,山西多地对所有河北车辆一律劝返;甘肃要求所有来返人员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些都与中央明确要求相悖。

相对于“层层加码”和“一刀切”,上海市的“精准防控”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没有简单粗暴地禁止外出或返乡,也没有动辄数十万人、上百万人二次核酸检测。据上海市卫健委今早(31日)通报,截至2021年1月30日24时,累计本地确诊病例367例,治愈出院342例,在院治疗18例,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精准有效。


1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在谈及上海防疫工作时说,这次疫情再次警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刻也不能松懈,必须坚持人、物同防,做到科学精准、高效有序,把疫情防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前突出做到“三个抓“。

一是抓措施的执行。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常态化防控措施,要持续落细落实。当前尤其要严密闭环管理链条,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有的单位可能一个月检测一次,根据这次情况要提前、加大密度。

第二,要抓应急准备,要做到“四早五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力争在最低层级(如这一次发生零星散发层级,就开始行动)、最早时间(疫情处在萌芽状态就行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阻断传染源、防止大规模社区扩散)、综合效益最佳(保护人们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同时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抓个人防护。龚正向市民倡议,坚持“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面对这次疫情,龚正总结了上海应对措施的三个特点。“第一,主动发现。第二,快速处置。张文宏医生讲的,你快速,我快速,我们做到了。这一波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迅速锁定场所、锁定病例、锁定识别对象。第三,精准有序,我们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这三个层次,分别落实了闭环管理措施,没有简单化,而是精细化,同时也没有扩大化。到目前(1月27日)为止,这三个层次,一共安排核酸检测累计筛查4.1万多人,并没有搞全员筛查”。

责任编辑:孙凡

审核:汪言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疫情,防控,措施,社交,科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