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相关联。
【学习】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解读101讲之7: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誉方医管创始人兼首席顾问:秦永方
2017年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了“三级医院评审结果复核与评价”行政审批事项。2020年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26号,以下简称《标准》)发布,共 3 个部分 101 节,设置 448 条标准和监测指标,与(2011年版)72节,设置391条标准与监测指标,相比多了29节、57条标准和监测指标,许多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将充分发挥医院评审工作,在推动医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助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高医院分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结合对《标准》进行学习理解,探求医院评审标准与医院运营绩效管理的联系,按照《标准》内容顺序解读101讲,与同道交流探讨。
之7:运行指标
《标准》明确三大运行指标,(一)相关手术科室年手术人次占其出院人次比例;(二)开放床位使用率;(三)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相关手术科室年手术人次占其出院人次比例(简称出院患者手术占比)被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也作为医院评审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同期患者出院总人次数×100%
【指标意义】手术量尤其是疑难复杂手术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临床管理流程成正相关,鼓励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于疑难危重患者,尤其是能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
1、通过考核评价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反映医院病种结构
通过考核评价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主要是可以分析和了解手术与非手术的病种结构情况,有助于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考核评价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促使手术能力提升
通过考核评价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与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结合使用,可以评价医院手术能力状况,有助于推动医院手术能力提升。
3、通过考核评价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促使手术量增加
手术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相关联。一般情况下出院患者手术占比较高,手术量相对来说也多,单不一定是正相关,还需要细化对住院手术率进行比较分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