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1年了,居然出现了扎手指取血为情侣消灾的风潮!
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某人重病,另一个人便用自己的血做药引,期盼对方早日康复。
如果说是那是科学并不发达,人们见亲人久病不好,病急乱求医希望用身体做药引,驱赶病魔。那毕竟是影视剧啊!
但是,都2021年了,居然出现了扎手指取血为情侣消灾的风潮!
近日,一种名叫“血吊坠”的商品在电商平台热销。一些消费者购买后从身上“取血”置入做成项链送给伴侣作为定情信物。
“血吊坠”仅售20余元、号称可以为人“挡灾”的吊坠是一款磨砂玻璃瓶。
其使用方法,是扎破手指后将鲜血滴落进去,营造出红色吊坠的感觉。
她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近日网络上流传着说:
“女孩子的血可以为心爱的男孩子挡灾。”
“听说女孩子的血可以为心爱的男孩子挡一次灾。不希望他什么,就希望他平安。”
上千销量的血吊坠背后,是一只只鲜血淋漓的手。
在网络平台搜索“血吊坠”,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显示“已拼10万+件”。
在商品的评论区,可以看到大量血迹斑斑“买家秀”,画面较为血腥,令人毛骨悚然。就是这样一款莫名其妙的商品,却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甚至成为女孩“爱的证明”。
有人第一次取血的时候,在手上划了个口子,但血太少,第二次直接用针管在手背的血管上抽血。
更有人,直接割手腕,在手腕上留下了很多划痕,照片就不放了。
或许,这些买家正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以为自己为爱牺牲,可歌可泣。
有的商家还“贴心”附赠采血视频。
这银光闪闪的针、这毫无消毒迹象的场所,还有这一把抓过来就开始扎的手势,也像极了影视剧中的情节。
放血如此熟练的商家,却不曾提及“消毒”、“破伤风”、“感染”等词汇。
这种“三无产品”,为什么能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网络平台售卖?很多商家还会“好心赠送”取血针、止血贴。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使用不正规或来源不明的采血工具,无疑是把自己暴露于感染血液病及各种疾病的高危环境中,不然吸毒者为何很多患有艾滋病?
那些毫无消毒和卫生保障的刮眉刀、针头、取血针、创可贴……很有可能会造成感染,甚至传播各种疾病,比如:乙肝、丙肝、庚肝、艾滋病病毒、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埃博拉、马尔堡、登革热、克雅氏病、流产布鲁氏菌、白喉棒状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菌等。
有买家在评论里说,自己收到货后发现赠送的创可贴是肉眼可见的旧、烂。
如果有买家因取血感染了疾病,谁能为此负责?
不禁让人想起鲁迅的那篇《药》:“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揭露出长期封建统治下人们的麻木和愚昧。
而如今,商家们为了赚智商税,嚷道:“用你的血为你男朋友挡灾,准保他一生平安!”
这样的鬼话,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年轻人居然也信了。
故意宣传“人血能挡灾”,甚至弄出一系列产品,让流血变成一种炫耀,这不就是人血馒头?
目前,相关商品已下架
但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商家推出牙齿戒指,将买家拔下来的智齿镶在戒指上,表达“唇齿相依”的寓意。而戒指的售价肯定比手链、吊坠高得多,到时候,商家们又能收割一波更肥的韭菜。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要以爱之名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青少年正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容易对某些标新立异表达爱意的方式产生共情,这就需要校方和父母做出正确引导,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不要让青少年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伤害身体不说,更增加疾病感染风险。
至于销售此类所谓“爱情信物”的商家,更是应杜绝这种“打擦边球”的心态。买家的留言和痕迹或许会被抹去,但“血吊坠”不能以这样的方式“下架”了事,这种对畸形社会风气的纵容、宣扬乃至利用,应当成为商家不能触碰的红线。
同时提醒那些购买的年轻人:给恋人的祝福,从来不需要通过流血来实现,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被人打着爱的名义收了“智商税”。
毕竟,身体的伤口容易治愈,头脑的孱弱却更令人担忧。
做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健康的人,是更值得努力的目标。
正如@中国反邪教所说:
爱有阳光,何须辟邪?
来源:健康界、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21新健康、东方网、新时报、光明论等综合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