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情况下,肺癌患者就诊时应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文章转载自:何志勇教授团队
专家简介:何志勇,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国家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整理:肿瘤资讯转载自:肿瘤资讯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国际上又开始蔓延。【肿瘤资讯】特邀全国顶级肺癌专家,针对肺癌诊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邀请的专家为:福建省肿瘤医院何志勇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胡春宏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陈雄教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成集,供学习参考。
问题1:新冠疫情逐渐趋于平稳,肺癌患者开始恢复规范化治疗,在当前情况下,肺癌患者就诊时应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陈雄教授:尽管国内疫情趋于平稳,然而并非所有医院已经恢复以往的诊疗常态。因此,在现阶段,肺癌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身情况,若出现类似新冠肺炎的发热症状或病情进展时,需要与经管医生保持良好的电话或网络沟通,以便及时进行鉴别诊断或安排诊疗。
胡春宏教授:其一,应该根据患者所在地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危地区患者仍旧以预防新冠肺炎为主,绝大多数低危地区的患者则应尽快恢复规范化的治疗;其二,就诊时,尽可能的做好防护,减少感染风险;其三,和医生保持沟通,部分医院就诊需要提前预约。
问题2:早期肺癌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是否意味着已经治愈?是否需要定期检查以及检查间隔应该为多久?
陈雄教授:肺癌是恶性肿瘤,其特征之一就是容易出现复发、转移,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肺癌分期,术后进行定期复查。一般而言,Ⅰ~Ⅱ期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胸部CT,若术前有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则亦需要复查肿瘤标志物,连续复查2~3年后,若患者未出现复发,则将间隔时间延长,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在复查间隔期间,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也需与医生及时沟通,可提前进行复查。
胡春宏教授:尽管是Ⅰ期的肺癌患者,术后亦不能直接定义为“根治”,原因在于:其一,术前的分期检查并不绝对,可能会出现误差;其二,存在微转移的现象,尽管影像学未发现,但肿瘤已经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转移。以上原因也是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仅为70%的原因,意味着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也应进行随访。
问题3:肺癌患者自身管理亦非常重要,对于肺癌患者自身的全程管理有哪些建议?
何志勇教授:根据肺癌的期别不同,全程管理的内容亦不尽相同。作为肿瘤内科医生,着重回答晚期肺癌的全程管理。这类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时,应注意每2~3个月前往当地医院,寻找经管医生进行复查,根据患者肿瘤及自身特点,制定复查内容,以此判断肿瘤从稳定或治疗有效到出现进展的时间节点。若出现进展,仍是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特点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相应治疗。随后,循环往复的进行复查、治疗的环节。
胡春宏教授:既要做好患者的全程管理,患者家属也应做好全程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患者的知情权。若不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则会对患者自身的全程管理造成负面影响。患者在了解自身病情后,需要自发的去了解病情相关的健康知识,充分和医生沟通,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协助医生做好自己的治疗。
问题4: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后出现进展,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基因检测?
何志勇教授:因为肿瘤存在异质性,进展后的肿瘤并非一定是治疗前的肿瘤。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再次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现在复发与过去的驱动基因突变是否为同一种类型。
问题5: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在治疗时的原则是怎样?
何志勇教授:应该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联合,两者可同步进行。全身治疗时,若具备相应的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阳性患者,则可以使用第三代的EGFR TKI药物治疗,因为其对脑转移具备优势;局部治疗时应根据脑转移的发生类型,若转移灶数量少、体积小,则可以采取伽玛刀之类的局部治疗,而若为多发脑转移则需要全脑放疗。治疗后评估,若疗效较为理想,则可以使用单药的第三代EGFR TKI进行维持治疗。
问题6:驱动基因阴性肺鳞癌合并胸椎转移的患者在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叶峰教授:从分期而言,肺鳞癌出现骨转移已经是Ⅳ期患者。全身治疗方面,根据患者PD-L1的状态,若为阳性,可以采取免疫治疗,若为阴性,则可以采取4~6次的化疗,在后两次的化疗中联合免疫治疗;局部治疗方面,考虑胸椎为承重骨,需要针对胸椎转移灶进行放射治疗,同时联合唑来膦酸。
问题7:低分化肺腺癌伴全身多发脏器转移,进行免疫治疗后,出现平躺时气促现象,应该如何进行检查?
陈雄教授:在检查前应该进行鉴别诊断,需要鉴别出现该症状的原因,可能为免疫相关的心脏毒性、肺部炎症,甚至可能为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因此,针对心脏相关毒性,可以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针对肺部炎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至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则甲功三项即可提示。
问题8:ⅠA期肺腺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没有突变,是不是意味着将来不能使用靶向药?
陈雄教授:并非使用靶向药物就是最优治疗方案。靶向药物多用于晚期患者,若为早期患者,术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不需要使用靶向药。
问题9:早期肺腺癌术后,发现多发磨玻璃结节,是否需要术后化疗?
胡春宏教授:针对多发磨玻璃结节,现在尚无标准指南,因此,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患者肺癌的分期以及术后复发风险进行考虑,若磨玻璃结节较小,可以采取年度复查即可。
问题10:小细胞肺癌,颅内没有病灶是否需要进行颅脑预防性放疗?预防性颅脑放疗会否破坏血脑屏障?
何志勇教授:小细胞肺癌,不论广泛期或局限期,均需要进行预防性颅脑放疗。头颅放疗会引起一过性的血脑屏障开放,有利于后续化疗时,化疗药物进入血脑屏障,但PCI(全脑预防性放疗)的目的不是开放血脑屏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