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11月的公开资料,盘点了全球44家顶尖药企(包括3家中国药企)在利用AI辅助药物研发上的行动(共涉及55家AI初创企业、12家IT-云服务商、7所高校),并进行了分析汇总
4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看全球顶尖药企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研发到底应用到什么状态和阶段了。
“别看他的眼睛,你看他的手。”—— 用钱投票才是最真实的。
坦率地说,我们离靠计算机发现药物,然后通过一大堆机器人试验对药物进行虚拟测试,只要单击几下鼠标就可以将它们送给患者的世界相距甚远。
AI中没有魔术,只有概率和统计。
“智能”,是从大量优质数据、经验中自行学习,给结果,就像一个新药研发人员,并不需要学习他人无数的项目之后,才能学会做新的项目。
显然,我们现在主要还集中“人工”的部分,而不是”智能“。但CADD(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AI通常可以支持达到或选择这些药物研发工作的“更好”起点。
成千上万的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只有一种可能成为可行的药物。任何工具,只要能在这个漫长的多步骤过程中加快其中一个步骤,就会对整个链条产生重大影响。
过去,我们常常把每一颗种子都种在地里,以测试它的性能,并决定在什么条件下适合某种特定类型的种子。这是一个必要但资源密集的过程。
我们现在可以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模拟大量的测试,在我们把一粒种子放入地下之前,我们可能要先用机器做10亿个模拟实验。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981年10月5日,美国《财富》杂志就对计算机辅助的药物发现进行了专题报道《下一次工业革命:默克公司通过计算机设计药物》。
我们根据截止到2020年11月的公开资料,盘点了全球44家顶尖药企(包括3家中国药企)在利用AI辅助药物研发上的行动(共涉及55家AI初创企业、12家IT-云服务商、7所高校),并进行了分析汇总,主要结论如下图:
药企与AI初创公司开展的合作
药企与IT-云服务厂商开展的合作
药企与高校开展的合作
诺华(9次)
阿斯利康、杨森、辉瑞、葛兰素史克(8次)
药明康德(2次AI公司合作、2次AI公司投资、1次IT-云服务商合作)
豪森药业(1次AI公司合作)
根据公开信息综合统计药企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情况,结论如下:
1、至少有8家药企参与了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
2、投资总金额超过1.3亿美金;
3、默克投资金额最多,超过6500万美金;
对所有药企所处的地域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有12家美国药企先后进行过AI药研相关的行动,占比27%,其次为日本(7)、德国(5)。
美国药企贡献了共计38次行动次数,占比28%,比所有亚洲国家的总和还多;其次为德国(25次),瑞士(15次)。
MELLODDY(Machine LearningLedger Orchestration for Drug Discovery),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机器学习平台,这样就可以从多组专有数据中学习,同时又能尊重它们的高度机密性,因为在整个项目中,数据和资产所有者将保留对其信息的控制权。
排名第二的AI辅助药物研发联盟是MLDPS,有9家药企加入其中,分别为Bayer、Amgen、Novartis、Pfizer、BASF、Eli Lilly、Sunovion、ZambonPharma、药明康德。
MLDPS(Machine Learning for PharmaceuticalDiscovery and Synthesis Consortium)成立于2018年,联盟的目标是打破麻省理工学院机器学习研究和药物发现研究之间的鸿沟——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和产业界聚集在一起,从而找出并解决AI辅助药物研发中最重要的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