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系列2:日常如何护理?

2021
01/29

+
分享
评论
陈郑礼
A-
A+

正确的日常护理甚至比伤口处理更为重要。


褥疮的防治分为日常护理和伤口处理两个部分, 正确的日常护理甚至比伤口处理更为重要。
今天先介绍一下如何护理,我的后续文章会详细介绍如何处理伤口。
 
日常护理分为四个部分:皮肤的护理、体位的调整、辅助工具的使用、营养支持。
 

 
  皮肤的护理  

1、加强清洗
1)每天两次,使用弱酸性的沐浴露。禁止用力搓洗,禁止泡澡,避免强力按摩揉搓,尤其是骨隆突处。
如果发现局部有压之不褪的红斑,应及早就医。
2)处理好大小便,避免皮肤局部潮湿、浸渍。
3)清洗后,适当使用润肤、保湿的药物,比如赛肤润、尿素霜、玉泽。含水量高的皮肤可以更好地抵御摩擦力、剪切力和压力。
2、保持清洁
1)避免使用粉剂,比如爽身粉、滑石粉等,容易堵塞毛孔。
2)勤换内衣,选择棉质宽松内衣。
 
  体位的调整  

褥疮大部分是由于压出来的,所以体位的调整对于防止继续受压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1、体位的安置
1)足跟压疮:
可把软枕等减压工具沿小腿全长垫起,确保足跟不与床面直接接触。
只垫脚踝的减压工具容易移动及造成踝部压疮。
 


2)骶尾部压疮:
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床头抬高超过30°体位的半坐位,这种体位会造成骶尾部剪切力的增高,进而引起褥疮;
侧卧位时用枕头或者翻身垫垫高一侧,保持背部与水平床面成30°~40°夹角。长时间的90°侧卧会造成两边髋部的大转子压疮。

三角体形状的翻身垫
2、及时变换体位
1)根据患者病情、皮肤情况、床垫材质等调整体位变换的频率和减压部位。
2)患者病情允许时,使用普通床垫应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
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可延长至每3 ~4 小时变换一次体位;
夜间5小时一次;
坐轮椅者每15分钟抬起身体一次。
3)翻身的姿势要正确,操作过程中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降低剪切力。不要抓着一点皮肉翻身,最好2个人托着翻身过去。

 
  辅助工具的使用  

1、全身性减压工具
建议使用高规格 泡沫床垫,也可使用交替充气床垫等减压床垫。
如果选择传统的海绵床垫,则床垫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最好在10CM以上,坐轮椅者加5cm以上的海绵垫。
推荐使用 丝绸床单,因为丝绸床单比棉质床单的摩擦系数小,可以避免剪切力对骶尾部皮肤的影响。
2、局部减压工具
泡沫敷料是最常用的减压敷料类型,如:德湿泰、爱立肤、美皮康、美迪方等。
还可以使用一些 水胶体敷料,比如:安普贴、妙贴等,也有缓冲压力的作用。
如局部皮肤发红,就可以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若敷料出现破损、错位、松动或潮湿,应立即更换。去除泡沫敷料时,建议沿切线位,即平行皮肤的0°方向移除敷料,以免导致皮肤损伤。

切线位移除敷料的示意图


不建议使用气垫圈,垫圈会导致伤口周围血流不畅,加重压疮部位的缺血情况。
 
  营养支持  

较厚的皮下脂肪有助于缓冲局部组织的压力,伤口愈合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支持,所以营养情况的好坏也是褥疮病人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1、评估营养状态  
应关注患者皮肤弹性、食欲、咀嚼功能、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2、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摄入充足的热量以及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平衡膳食,也就是尽量多吃,什么都吃。
如果进食困难,或者通过正常进食依然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应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褥疮,护理,体位,敷料,床垫,营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