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怎么办?你忽视了没?
一说到产后修复,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漏尿、子宫脱落、身材走样等等,对应的盆骨修复和盆底肌修复还有各种的产后减肥逐渐被人们熟知。但是,往往有一个地方会经常被人忽略或者误判,那就是产后妈妈的小肚子,误以为是肥胖导致的,殊不知,一直无法减去的小肚子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腹直肌分离造成的。
腹直肌是什么?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致密结缔组织索)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紧密愈合,起防止该肌收缩时移位的作用。此肌起自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
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此外,该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原因有哪些?
腹直肌分离,主要是由于子宫体积逐渐增大,腹直肌过度伸展造成的;此外,肥胖人群由于长期的腹部脂肪累积过多,也可能会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现象。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有哪些?
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影响的不仅仅是松垮的肚皮,因为腹直肌变位后支撑力降低,导致脊椎要承受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就很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腹直肌支撑力不足还可能导致脏器长期压迫膀胱,引发漏尿。
怎么判断腹直肌分离?
如果发现有腹直肌分离的现象,最好的判断依据是寻找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在家中自测作为初步的判断。首先需要平躺,双脚膝盖微微弯曲;然后轻抬肩膀,用左手撑住头部后向下看你的腹部,将右手移到腹部,沿着肚脐朝腹肌中线上下移动,看看是否可以将手指放在肌肉之间的间隙,如果察觉有间隙,试着用手指为单位测量,一般建议两指以上的间隙就需要治疗了。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腹直肌分离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别。对于轻度的患者来说,可以进行循序渐进的腹肌力量训练、腹斜肌力量训练、腹横肌力量训练以及整体训练,同时还可以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于重度患者来说,可能就需要考虑专业的形体修复手术治疗了。通过腹部整形手术,可以将腹部多余的赘皮去除,重塑健康好身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