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庄村”医改启示:村医村卫生室亟待加强

2021
01/25

+
分享
评论
魏子柠说
A-
A+
 
 

导   读:

2021年1月2日,石家庄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一名61岁女性,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期间,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由此拉响了河北此轮疫情的警报。此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此次河北疫情为什么源于“小果庄村”?为什么在短短几天时间会出现几百个确诊病例?从医改的角度,“小果庄村”现象说明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从中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最起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一是村医和村卫生室数量不断减少。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截止2019年底,我国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42302人,村卫生室616094个,2009年底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050991人、632770个。10年间,乡村医生减少了208689人,平均每年减少近21000人,村卫生室减少16676个,平均每年减少近1700个。如果与最多的2011年的662894个相比,村卫生室减少了46800个,平均每年减少4680个。近年来,央视也曾多次报道乡村医生流失情况。

二是待遇未得到较好落实。虽然多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政策,疫情期间他们一直冲在第一线,但是关于乡村医生的政策待遇没有得到很较落实,也没有从根本得到改善。有的地方乡村医生2018年、2019年、甚至更早的补助都还没有拿到。以致2019年,河南通许县、黑龙江伊兰县、贵州湄潭县、甘肃省庆阳市等多地出现乡村医生集体辞职问题。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镇村医集体辞职报告

三是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未得到根本改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截止2018年底,乡村医生中,中专学历的占55.0%,中专水平的占23.5%,高中及以下的占12.0%,合计占比90.5%,大专学历及相当于大专水平的仅占8.8%。从专业技术资格看,中级职称的仅占0.6%,而初级职称占99.4%。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上的村医超过63%,55岁以上的村医超过32%,34岁以下年龄村医仅占6.9%,年龄老化问题突出。

四是医疗资源下沉形式大于意义。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但多是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改观也比较明显,但在软件建设上,村级服务能力提升上并不明显,特别是如何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医生队伍,尚未从根本上“破题”。

五是村级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较弱。由于村医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偏低,村卫生室功能定位,村卫生室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普遍较低,2020年疫情期间基层诊所普遍关停。去年4月逐渐恢复正常营业,但随着疫情淡化,村卫生室和诊所防范意识明显淡化,普遍没有设置发热预检,加之存在一定的逐利性,对发热人员就诊有关规定执行不力,给新冠病毒可乘之机。

来源:医改界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小果庄村,村卫生室,医改,村医,疫情,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