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人物:刘进教授——中国麻醉学科近期发展之我见
2021-01-26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一、由麻醉医师单打独斗的科室向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的大型临床平台科室转化。
即使同意,我们认为也应该坚守以下5项原则:
1、不能做麻醉操作;
2、不能做医疗决策;
3、必须在麻醉科主治医师(或责任医师)全面负责下进行麻醉前准备,辅助麻醉操作、监测和记录,麻醉后整理,麻醉后苏醒的护理等;
4、不能有独立签字权;
5、不能脱离其他麻醉科护理岗位。
二、麻醉科临床医师的培养由小作坊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向大规模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转化。
三、由满足于麻醉的安全向提高围手术期安全和改善麻醉患者长期转归的围手术期医学转化。
四、由满足手术和有创检查患者的无痛苦向麻醉科主导的,多学科联合的“无痛医院”的建设。
五、由以发表论文为目的的科研向以“4S”为终点的转化医学研究转化。
4B即from bedside,to bench,back to bedside,with better out come(问题来自于临床,通过实验室研究,迅速把研究结果用于临床,而且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从实验室回到临床需要有4P,即newproduct(新的产品),newprocedure(新的手术、诊断、治疗方式),newprotocol(新的指南)和newproof(新的证据)。
只有这4P,才会有新的行医方法,而新的行医方法还必须带来betteroutcome。Better out come必须以4S为金标准来做最后的判断:save more life(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延长病人的寿命);save higher quality of life(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savemoremedicalresources(节约医疗资源);satisfy morepatients(让病人更满意)。
只有按照4B+4P=4S原则开展医学研究,才能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做好转化医学的研究。我们相信今后我国会有更多更好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产生,我们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智造”的麻醉学科新产品,新方法、新指南和新证据。我们将有计划地通过组织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多国家)、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应用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改变我们麻醉科医师的行医,能够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节约医疗资源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完成1-2个将用于修改国际指南的临床研究;
研发几个外国也使用的产品;
培养30-40名国际学术讲者;
发表一批引用率较高的英文论文;
全国麻醉年会更加国际化;
举办更多较大型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创建一批麻醉学科亚专业的国际学术组织;
建设几个国际培训中心;
中国的麻醉科医师将在国际组织中担任更多更高的职务。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END—
麻醉科,规范化,手术,医学,医疗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