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大家一起痛苦吧!”初一女生拿着美工刀,偷偷......
当小圆(化名)父母被叫到学校时,他们仍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是真的:
自己女儿明明是个善解人意、活泼开朗的孩子,才读初一她的怎么会在上课偷偷拿出美工刀,伸向......
品学兼优的她
上课竟偷偷割腕
好友说,小圆平时在老师同学面前总是笑眯眯的,很有礼貌,成绩同样十分优异,还是班干部,从不让父母操心。
直到几天前,有同学发现小圆在课堂上拿着美工刀偷偷割腕,她被老师叫去谈话,小圆这才在众人面前呈现痛苦压抑的自己。
待父母赶到学校,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赶忙把小圆带回了家。身边人出主意:小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便带着孩子来到了杭师大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就诊。
没想到一坐下,小圆就在诊室里对着心里医生歇斯底里地发泄着:“我实在撑不下去了,我不想呆在学校了,要痛苦就大家一起痛苦吧……”
看着孩子嚎啕大哭,站着在一旁的父母既诧异又心疼,好端端的女儿怎么会做出自残行为,又怎么会说出不想读书的话,实在是难以接受。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的心理咨询师杨蕾表示:
我们身边有这一类人,他们常常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活得特别累。
别人看多一眼,就担心对方是不是讨厌自己;别人窃窃私语,就觉得他们会不会在议论自己;别人情绪不好,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像是拿着放大镜,他们看到的所有的美好和丑恶都会加倍。
这就是“高敏感人格”,外界发生的任何刺激,都有可能会使他们情绪波动,产生内耗。
而在沟通中,杨蕾发现:小圆就是这一类的高敏感族,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因敏感的性格每天都活在内耗中,情绪长期被旁人的表情、目光、动作牵动着。
在乎别人却压抑自己
他们其实一直在忍耐
据统计,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高敏感型人格,许多作家、艺术家和思想家身上都带有高敏感型人格的特征。
高敏感型人大多会因为自己的“敏感”而痛苦不堪,他们努力尝试,努力讨好和迎合他人,想要将自己变成他人期待的样子,以致于他们总是很快就陷入疲惫和难以言说的无力感中。
杨蕾说,越是高敏感性格的孩子,越容易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价,因而会在人前展现更好的自己,同时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忽略自己的需要。
这类人群,与人初期建立关系的能力是很好的。
但是随着互动深入,特别是在遇到自己真实需要的时候,就会变得忙乱、压制、焦躁,当负面情绪累积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后,他们就忍无可忍地想要撤身逃离。
这就是为什么外表看来善解人意、阳光开朗的小圆突然出现抑郁情绪和自残行为,甚至厌学的心理原因。
若身边有高敏感的孩子
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做
高敏感的孩子需要看见自己的机会,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机会。
因为敏感,他们容易钻牛角尖,因此把事情做得更细致认真;
因为敏感,总是自我否定,因此总在自我反省中不断进步;
因为敏感,情绪容易受影响,自己却因此能更容易共情、接纳他人...
在过往或当下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他们努力满足自我需求的重要时刻,可能是在父母面前说出了心里话并被理解、争取到了心爱的玩具或书,甚至是一次和重要他人的吵架。
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父母看见他们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肯定他们的优势、付出和进步。
建议父母们不要急于做裁判,下定论,给建议,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常常“不被看见”,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关上沟通的心门。
来源:浙江大健康
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吴泽宇 记者 何丽娜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