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痤疮、毛囊炎,傻傻分不清原来竟属于同一种皮肤病......

2021
01/23

+
分享
评论
基层全科
A-
A+


一、粉剌

痤疮的最初表现是“粉剌”。粉剌实际是堆积在毛囊口的皮脂,用手挤粉剌,可以挤出在毛囊口淤积的皮脂,即老百姓说的“脂肪粒”。

在我国,女孩一般10~11岁,男孩11~12岁就可长粉剌。

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开始活跃,皮脂腺受雄激素水平影响,青春期分泌明显增多;分泌得多,而毛囊开口小,虽油光满面,但仍有过多的皮脂堆积在毛囊口,而成为粉剌。

1、白头粉剌

是指粉剌顶端的毛囊口很小,用肉眼看不见。

2、黑头粉剌

是指粉剌顶端的毛囊口被淤积的皮脂“撑开”了,肉眼可见到毛囊开口。由于有开口,皮脂被氧化,加之环境中的污物,成为黑色,故称黑头粉剌。

二、炎症性痤疮:微生物繁殖是主因

炎症性痤疮本质上是毛囊炎。

1、微生物繁殖是粉剌发展成毛囊炎的主因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通过毛囊开口排至皮肤表面。正常毛囊口内有微生物生长,主要有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等。

粉剌毛囊口内淤积的皮脂,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营养。微生物繁殖是粉剌逐渐发展成毛囊炎的主要原因。

毛囊炎开始时轻,炎症仅在毛囊开口,呈红色丘疹,触之稍痛,消退后会留下痘印。

然后,炎症逐渐沿毛囊口向下延伸、向周围扩散,发展至整个毛囊及毛囊周围,成为结节,触之疼痛明显。

炎症性痤疮可化脓,消退后会留下痘坑。


2、挤粉剌是造成粉剌发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微生物因素外,用手挤粉剌,造成毛囊口损伤,外界细菌趁机进入毛囊,也是造成粉剌发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粉剌及毛囊炎好发于前额及面颊部。而鼻及鼻周的皮脂腺虽然很多,但粉剌却相对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的毛囊开口比较大,皮脂容易从毛囊口排出的缘故。

三、结节及囊肿性痤疮:少见

有些痤疮皮损较大,呈结节或囊肿状,触之有囊样感觉。这型痤疮少见,发生者大多为出油多的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

好发于面颊部及鼻根部。消退慢,消退后可遗留明显的痘印及痘坑,有的可成为纤维性瘢痕,硬硬的“疙瘩”。

四、小贴士:女性痤疮常与“大姨妈”有关

女性痤疮常随生理周期而变化,一般在经前加重。这是激素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少数女性在结婚生育后、或30岁后仍长痘痘,称为中年女性痤疮,好发于面下半部、口周,多数表现为炎症性丘疹。皮疹不多,也不重。中年女性痤疮也可在经前期加重。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本平台旨在科普,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或补充相关信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毛囊炎,皮肤病,微生物,皮脂腺,粉刺,痤疮,痘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