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2021
01/23

+
分享
评论
健康科普朱医生
A-
A+

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一)预检分诊
1.设置要求:
 医院应当设立预检分诊点,日常管理归门诊部管理。
 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急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 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 触式)、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等。
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 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预检分诊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晩间设在急诊,有醒目标识)。
2.工作流程

   3.严格执行“五有三严格”

有防护指南

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有防护物资设备

有医护力量支持

有隔离转运安排

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

(二)发热门诊
1.设置原则
合理规划: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 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布局。医院要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
科学分区:发热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感染和污染。
2.设置要求
发热门诊选址:
应设置在医院内独立区域,设有醒目的标识,具备独立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适当间距。
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标识,其内容要包括接诊范围、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院区内应有引导患者到达发热门诊的明确指示标识。
发热门诊布局:
(1)发热门诊内应设置“三区两通道”,区分污染区、 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分区之间有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 设置患者专用出入口、医务人员专用通道以及清洁物品和污 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区和通道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识;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2)分区设置
 污染区:污染区分为主要功能区和辅助功能区。主要功能区包括 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护士站、治疗室、输液观察室等。
 辅助功能区包括预检分诊区(台)、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放射、辅助功能检查室、标本釆集室、卫生间、污物保 洁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等。
 候诊区应独立设置,尽可能宽敞,面积应能满足传染病防控需要。三级医院应可容纳不少30人同时候诊,二级医 院应可容纳不少于20人候诊。发热门诊患者入口外有预留 空间用于搭建临时候诊区,以满足疫情防控所需。候诊区要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
 诊室应为单人诊室,并至少设有1间备用诊室。诊室应 尽可能宽敞,至少可以摆放一张工作台、一张诊查床、流动 水洗手设施,并安装独立电话保持联系。
 建议三级医院留观室不少于15间,二级医院留观室不 少于10间,设置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也应设置留观室。留观室应按单人单间收治患者。
 潜在污染区:主要包括污染防护用品的脱卸区,可设置消毒物资储备库房或治疗准备室。
 清洁区: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值班室、清洁库 房、防护服穿着区、医务人员专用更衣室、浴室、卫生间 等。清洁区要设置独立出入口,并根据医务人员数量合理 设置区域面积。
3.设施设备配备
(1)医疗设备设施
基础类设备:应配置病床、转运平车、护理车、仪器车、 治疗车、抢救车、输液车、污物车、氧气设备、负压吸引设 备等。
抢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配置输液泵、注射泵(配置工作站)、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血糖仪、手持脉搏血 氧饱和度测定仪、心电监护仪(配置工作站)、心电图机、 除颤仪、无创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可配置有创呼吸机、 雾化泵、负压担架。
(2)检验类设备:应配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 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 粪便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可配置全自动血 凝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
(3)放射类设备: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置CT。
药房设备: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配置24小时自动化药房。
(4)辅助设备:电脑、监控、电话通讯设备、无线传输设备、 自助挂号缴费机和污洗设备等。
(5)通风排风及空调设施:业务用房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 时应具备机械通风设施。通风不良的,可通过不同方向的排 风扇组织气流方向从清洁区一潜在污染区一污染区。
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 设置。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 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6)消毒隔离设备设施:所有功能空间均应设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应使用非手触式洗手装置。应配置空气或气溶胶消毒设施和其他有效的 清洁消毒措施,配置应包括但不限于:全自动雾化空气消毒机、过氧化氢消毒机、紫外线灯/车或医用空气消毒机。
(7)信息化设备:具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局域网设备、电子化病历系统、非接触式挂号和收费设备、可连接互联网的 设备、可视对讲系统等。
4.人员配置
(1)医疗人员:发热门诊应配有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并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等合理配备医师,疫情期间可根据实际诊疗量增配医师数量。发热门诊医师应熟练掌握相关疾病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传染病报告要求等。
(2)护理人员:在发热门诊工作的护士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掌握相关疾病护理要点、传染病分诊、各项护理操作、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发热门诊应根据患者数量及隔离床位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护理人员,疫情期间根据实际患者数量酌情增加护士数量。
(3)人员培训:所有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需经过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诊疗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培训,经穿脱防护用品、手卫生、医用防护口罩适合试验等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
5.发热门诊管理
(1)测温、健康码、流行病学史。发热门诊应当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等,将患者合理、有序分诊至不同的就诊区域(或诊室),并指导患者及陪同人员正确佩戴口罩。
(2)首诊医师负责制。发热门诊应24小时接诊,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医生不得推诿患者。要对所有就诊患者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为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还要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和胸部CT检查。
(3)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原则上挂号、 就诊、交费、检验、辅助检查、取药、输液等诊疗活动全部 在该区域完成。
发热门诊未设检验室的患者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密封处理、做好标识,第一时间通知专人密封运送至检验科。如患者需前往发热门诊以外区域检查,应当严格遵循“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专人防护陪同”的原则,不与 普通患者混乘电梯,检查室单人使用,接诊医务人员做好防 护,患者所处环境做好消毒。
接诊医生发现可疑病例须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医院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应立即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按相关 要求进行登记、隔离、报告,不得擅自允许患者自行离院或 转院。隔离留观病房若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时,需另外设置隔离留观病区。
(4)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尽快转送至定点医院救治。
(5)环境和空气消毒。实时或定时对环境和空气进行清洁消毒,并建立终末 清洁消毒登记本或电子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空气、地面、 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 废物及污染衣物处理等。
发热门诊区域的医疗设备、物体表面、布草、地面、 空气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并有相应的工作记录。
(6)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管理。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 与处置应符合应符合我院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 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医疗废 物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6.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1)医务人员应当遵循医院相关制度要求,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
(2)科室应配备符合标准、数量充足(至少可供1周使用)、方便可及的个人防护装备。
(3)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 径和医疗操作可能感染的风险选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日 常接诊时戴工作帽、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医用防护 口罩。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 套;在釆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 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穿一次性隔离衣或医用防护 服,戴医用手套、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必要 时可选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4)进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要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在穿脱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时,应有专人监督或二人一组互相监督,避免交叉感染。
(5)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每天 测量体温。若出现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时,及时向单 位主管部门报告。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务人员,新冠,门诊,疫情,防护,设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