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受理罗氏吡非尼酮治疗间质性肺病sNDA并授予优先审评
2021年1月21日,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宣布,FDA已受理该公司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Esbriet®(吡非尼酮)用于治疗无法分类的间质性肺病(UILD)的优先审评资格。预计FDA将于2021年5月前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间质性肺病(ILD)涵盖了超过200种罕见肺病。ILDs具有类似特征,包括咳嗽和呼吸急促。但是,每种ILD都有不同的病因、治疗方式和预后。即使经过全面检查,约有十分之一的ILD患者仍无法得到明确诊断,这种情况下就会被归类为无法分类的间质性肺病(UILD)。
吡非尼酮结构式
吡非尼酮是一款口服多靶点抑制剂,对胶原蛋白合成、p38 MAPK信号通路以及TGFβ和TNFα合成均有抑制作用,由InterMune(现罗氏子公司)获得Marnac和盐野义的许可而开发。盐野义于2008年12月在日本推出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商品名为Pirespa。2011年开始该药又先后在欧洲多国上市。2014年10月,Esbriet获FDA批准用于治疗IPF。随后迅速放量,2018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
Esbriet全球销售额(USD M)
2020年,FDA授予了Esbriet治疗UILD的孤儿药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此次sNDA是基于一项24周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试验是首个专门针对UILD患者设计和实施的随机对照研究。
在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为进行性纤维化UILD患者(年龄≥18-85岁)。这些患者预测的用力肺活量(FVC)≥45%,预测的一氧化碳扩散能力(DLco)≥30%,过去12个月来高分辨率CT显示纤维化>10%。
主要终点是通过日常家用肺活量计测量的24周内FVC相对基线平均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通过现场肺活量计测定的FVC变化;通过医用肺活量计测定的预测FVC绝对或相对百分比下降超过5%或10%的患者比例;预测DLco百分比变化;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变化等。
由于一些生理上不合理的异常值结果以及部分患者观察时间较短,无法使用计划的统计模型来评估平均FVC下降。24周内,Esbriet组通过家用肺活量计测定的预测FVC中位变化为-87.7mL(Q1-Q3 -338.1至148.6),安慰剂组为-157.1mL(-370.9至70.1)。24周内,接受Esbriet治疗患者中通过现场肺活量计测定的预测FVC平均变化低于安慰剂(治疗差异为95.3mL,p=0.002)。DLco和6MWD结果总体有利于Esbriet治疗组。
不良事件报告反映了Esbriet在IPF中的已知安全性。II期临床试验UILD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和治疗期出现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疾病(Esbriet组47%vs. 安慰剂组26%)、光敏性(8% vs. 2%)、皮疹(10%vs. 7%)、头晕(8%vs. 3%)、体重减轻(8%vs. 1%)和疲劳(13%vs. 10%)。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周,与安慰剂相比,Esbriet治疗与较小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损失相关,因此UILD患者可能从Esbriet治疗中获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凯莱英,感谢关注、转发。欢迎媒体/机构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凯莱英药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