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撰文 | Peekaboo
编辑 | 王聪
排版 | 水成文
乳腺癌
,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
,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死亡68万例。而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据WHO预测,2020年中国新增乳腺癌病例高达41万。在乳腺发育过程中,
雌激素
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同时,雌激素也驱动了大多数乳腺癌的发生,研究表明,
大约80%的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
。实际上,雄激素能够抑制乳腺发育,而且,几乎所有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都有表达雄激素受体,
因此,在历史上曾有研究将雄激素用于乳腺癌治疗,但由于副作用问题,以及直接靶向
雌激素受体
的药物出现,导致雄激素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被搁置。如今,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成为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
(ER+)
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但是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是导致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1月18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题为:
The androgen receptor is a tumor suppressor in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显示,
雄激素受体
(AR)
在
雌激素受体阳性
(ER+)
乳腺癌
中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效果优于现有的靶向雌激素受体的药物,并且可与帕博西尼(CDK4/6激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强效果。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的约80%,而且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的多个阶段均有治疗效果,
该研究有望取代现有的靶向雌激素受体
(ER)
的乳腺癌内分泌疗法,为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激素受体
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可与激素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而引发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
是雄激素作用的中介物质,在人体的X染色体的基因指导下合成,可与雄激素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进而是雄激素发挥其功能。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
可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引发基因调控机制,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多变量分析证实AR是一个良好的预后因素,独立于其他变量,包括孕酮受体
(PR)
、HER2 等。雄激素不仅可以抑制乳腺正常生长,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中也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内源性雄激素受体
(AR)
的激活在原发性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中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无病生存期呈正相关,并具有显著的预测预后能力。在未来的雄激素受体(AR)激动剂靶向治疗试验中,这一特征可能对乳腺癌预后预测或患者选择和治疗反应评估有一定价值。总而言之,本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可信的证据,证明雄激素受体(AR)可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包括那些对内分泌治疗有耐药的乳腺癌患者。该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雄激素受体(AR)激动剂比现有乳腺癌治疗药物
(例如他莫西芬)
,或新的标准治疗方案更有效,并且可与帕博西尼
(CDK4/6激酶抑制剂)
联合使用以增强乳腺癌治疗效果。鉴于雄激素受体(AR)激动剂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多个阶段均有疗效,因此这种治疗策略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替代疗法。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1168-7
Nature,雌激素受体,CDK4,乳腺癌,雄激素,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