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驼背、变矮不是老了,而是一种病!40岁后就要干预了!

2021-01-20   天坛晓川大夫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危害就是“脆性骨折”,即生活中一点轻微磕碰就会骨折,有的患者甚至咳嗽几声就骨折了。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一摔不起”或是“最后一次骨折”,因为7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有20%一年内死亡;50%因此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解释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骨折后是打不了“骨钉”的,因为椎体边缘的皮质骨像鸡蛋壳一样薄,年轻人把椎体凿开后可以把钉子拧进去,老年人不等凿就塌下去了,钉子打不进去。更糟糕的是老年人骨骼再生能力差、血供不好,骨头不容易长上,长期卧床很可能导致感染、血栓等。

相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人对待骨质疏松症的态度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把骨质疏松症当成“衰老表现”,不觉得是一种“疾病”,年龄大有个腿脚疼痛或是骨量下降低都觉得正常。其次,不知道骨质疏松如何防治,找什么科室医生治疗,或是觉得吃钙片、晒太阳就能治好骨质疏松。

在夏维波教授看来,目前骨质疏松疗普遍存在“病人管不住、治疗待规范、诊断跟不上”的情况。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主要脆性骨折病例数约为269万例次,到2050年病例数将达599万例次

 
这5类人是脆性骨折高危人群

骨质疏松症在疾病开始阶段是没有症状的,骨量都是悄悄丢失,对于老年人常抱怨的腿脚疼痛、关节疼痛等,夏维波教授认为,疼痛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并没有“特异性”,无法判断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还是骨质疏松症造成的。

一般来说,除了疼痛,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出现驼背、身高变矮,尤其是比年轻时身高降低了4厘米以上,很可能因骨质疏松症造成了椎体压缩性骨折,需尽早到医院治疗,可现实中又有多少老人把“身高变矮”当成“疾病”治疗!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脆性骨折高危人群?

1. 65岁以上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妇女

2. 确诊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3. 发生过至少一次脆性骨折患者

4. 部分骨密度不低,但肌肉无力、使用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

5. 患有其他疾病,比如乳腺癌治疗中,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或者雌激素拮抗剂;前列腺癌接受过去势治疗等;以及长期吃癫痫药的患者、艾滋病患者都是属于高危

从40岁开始查体要做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很重要,在我们的日常体检中“骨密度”这项检查不能省,就像体检要测血压、血糖一样,骨密度应该是必查项目,尤其在40岁后。“骨密度检测的方式有很多,初步筛查可做手、脚部位的超声,但这个检查不能诊断是否患病,只能提示是否有低骨量的风险。如果要进行诊断,需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检测椎体和髋部的骨密度。”夏维波教授提醒说。

40岁以后进行骨密度测试,如果结果还不错应继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已经骨量减少应给予适当干预,除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加强锻炼,并提升钙、维生素D等营养的摄入;如果骨密度还是太低,当骨密度T值≤-2.5(正常参考值在1到-1之间),也就是骨密度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时,即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刚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症,记住这5点

第一,要加强营养,保证钙、蛋白质的摄入。现在女孩子都想要身材苗条,瘦得没有肌肉,骨密度就低了。

第二,要规律运动。骨骼、肌肉要长好都离不开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其实正常的走路就已经是负重运动,还可以做一些抗阻运动用来锻炼肌肉。

第三,要多晒太阳,保证维生素D摄入。

第四,是戒烟限酒,吸烟及过度饮酒对骨骼有危害。

第五,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茶。像咖啡有利尿的作用,在这过程中会把钙带出去,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另外,如果有影响骨骼的疾病,如慢性肠炎、肝炎等,要抓紧治疗。

最后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的疾病,仅仅通过预防措施是不足以控制病情的,还是需要及时就医,正确用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不能光靠补钙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骨重建失衡,即骨吸收超过了骨形成。不少人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之后只服用了钙和维生素D,它们对骨骼是有帮助,但只是基础治疗,不足以增加骨密度和降低骨折率,还应增加抗骨质疏松的药。

骨质疏松症治疗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着疾病控制情况。夏维波教授说,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多种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药物,还有兼具两者作用的;最新上市的骨吸收抑制剂地舒单抗,患者仅需每半年进行一次皮下注射,可以中和体内引起骨吸收的因子,从而抑制骨吸收,有效提升了患者依从性。

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需要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症如同其它慢病一样,即便吃药后症状缓解,轻易停药不可取。

 
专家倡导骨质疏松症专病联合管理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用药。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患者的治疗花费就跟打水漂了一样,起不到防骨折的效果。长期的疾病管理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尤其是有效地管理脆性骨折患者,才能降低再次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骨密度,抑制剂,老年人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