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为抑郁症患者“排忧解难”

2021
01/19

+
分享
评论
一五零干细胞
A-
A+

干细胞疗法具有调节情绪、抗抑郁的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排忧解难”。

抑郁症在所有精神及神经疾病中排名第一,诱因多样化,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情绪低下、快感消失、食欲下降、注意力集中障碍并伴有睡眠质量不佳,严重者厌世,给患者及家庭成员造成沉重精神压力。

目前抗抑郁治疗方法远不理想,病情难以缓解,迫切需要一种合适且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式。干细胞的应用推进了抗抑郁治疗的发展,干细胞疗法具有调节情绪、抗抑郁的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排忧解难”,成为干预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方法。

干细胞是机体多能干细胞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低免疫原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既可参与神经免疫调控也参与神经元分化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修复脑部受损组织;又可发挥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促进小胶质细胞转化为Arglhigh的抑炎状态,改善抑郁症状。

临床前研究:研究人员成功建立抑郁症模型小鼠并对其实施干细胞移植,移植21天后检测小鼠的各项指标,发现小鼠糖水偏好、尾悬实验累计静止不动时间、敞箱实验水平运动次数等评估指标均有明显恢复,5-HT水平显著提升,判断小鼠的抑郁症状得到良好改善。

国外学者使用压力强迫游泳测试(FST)来诱导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建立抑郁模型大鼠,之后对模型大鼠实施干细胞疗法,随访发现大鼠FST的不动时间显著降低,认为抑郁症状有所改善;小白蛋白神经元阳性计数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改善,说明脑部神经组织得到良好修复。

临床研究:将60例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干细胞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细胞组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则为氟西汀联合中药治疗,随访8周,评估指标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5-HT、NE和BDNF水平)。

研究发现,8周后检测指标,观察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5-HT、NE和BD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干细胞移植前比较,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降低,而5-HT、NE和BDNF均显著增高,移植后评估指标改善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刺激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关。

本文由一五零生命整合发布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干细胞疗法,排忧解难,抑郁症,干细胞,指标,大鼠,观察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