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室救治4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

2021
01/19

+
分享
评论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A-
A+

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救治4例重症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尿毒症性脑病定义

尿毒症性脑病(UE)是尿毒症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异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尿毒症性脑病又叫作肾性脑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病因及相关疾病

肾功能不全时所致的肾功能损害,起因于肾单位正常功能的丧失,包括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肾小管的再吸收率降低,不能进行正常的浓缩和加工,导致代谢产物排泄障碍及肾脏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功能障碍等引起体内代谢产物的潴留、酸中毒、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以及高血压、贫血等,均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即尿毒症脑病。

1、脑内毒性物质大量蓄积

尿毒症性脑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可能是与尿毒症时,血中毒素积聚,脑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导致脑的代谢率也相应降低,突触的传递受到干扰,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脑功能减退相关。

2、脑酶的代谢紊乱

尿毒症患者透析出来的透析液,能抑制多种脑酶,考虑在尿毒症时必然有多种脑酶的代谢紊乱。

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可影响精神运动、思维、记忆、语言、感觉和情感等多方面。最早出现的症状为精神系统改变,表现为倦怠、嗜睡、定向障碍、意识模糊等中毒性脑病的症状。查体可发现眼球震颤、步态异常、肌力减退、肌肉自发性收缩、肌腱反射不对称等异常。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可出现扑翼样震颤、反射亢进、踝震挛、癫痫等异常,最后直至昏迷、死亡。

治疗方法

1、血液透析(HD)HD依靠高血流量及高透析液流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大量水分及溶质。
2、血液透析+灌流(HD+HP)HD可清除小分子溶质并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而HP对其效果欠佳,但吸附容量大,吸附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可通过灌流器中的中性大孔树脂吸附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瘦素、β2-MG、iPTH、TNF、微炎症因子等),特别是与蛋白结合紧密的毒素,包括:精胺、同型半胱氨酸、硫酸吲哚、甲酚等。故在其他脏器无严重功能障碍时,两者优势互补、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尿毒症脑病症状。
3、血液透析滤过(HDF)HDF是HD+HF的一种联合治疗方式,HF增大了HD透析器膜孔,使透析膜的通透性增高,提高了超滤率。两者相互联合,运用弥散、对流两种方式可清除各种分子量溶质,HDF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H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4、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HFHD是一种高效的血液净化方法,应用合成膜高通量滤器,通过提高透析膜孔径及透水性,利用反超滤机制,从而增加透析时毒素的清除,其清除方式为弥散、对流及吸附,极大地提高了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清除分子量在1000~15000D的毒素)。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对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从而迅速缓解脑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的治疗模式主要包括: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透析(CA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动静脉连续缓慢滤过(SCU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HVH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CVVH为CRRT的主要方式之一,最大限度模拟了肾脏对水及毒素的清除模式,在治疗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生物相容性好,可持续、稳定、安全、有效清除水及溶质,大大减少了透析失衡现象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尿毒症性脑病,血液,救治,尿毒症,血液透析,毒素,静脉,溶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