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美国肺癌死亡率下降幅度翻倍!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21
01/19

+
分享
评论
TOMO放疗中心
A-
A+

2020年1月12月,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美国癌症数据:从1991年到2018年(因为癌症数据统计一般会延迟2-4年,这一期最新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美国所有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1%,下降幅度再创历史新高。该项研究成果发布在“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

据报告显示,癌症总死亡率下降是由于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4种最常见癌症的死亡率长期下降。其中,下降最为显著的是肺癌。肺癌总死亡率年度下降速度,从1991-2013年间的2.4%,到2009-2013年间的5.0%下降速度翻了一倍

从性别来看:

2009-2013年间,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年度下降速度仅为3.1%,而2014-2018年间达到5.5%;

2009-2013年间,美国女性肺癌死亡率年度下降速度仅为1.8%,而2014-2018年间达到4.4%;

报告指出,肺癌死亡率及发病率的下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首要原因是吸烟率的稳步下降,早期肺癌检测技术的进步、肺癌创新疗法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约82%的肺癌死亡是由吸烟直接引起,在2011-2016年确诊的肺癌患者中84%的女性和90%的男性曾经吸烟。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成人吸烟率从42.4%降到了16.8%,死于肺癌的男性降低了45%,女性降低了1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靶向NSCLC最常见驱动突变的EGFR-TKI抑制剂以及免疫治疗的使用,使NSCLC的2年生存率从2009-2010年确诊患者的34%,增加到2015-2016年确诊患者的42%。同时,小细胞肺癌(SCLC)的2年生存率保持在14%-15%。

该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6年,美国所有确诊癌症的5年生存率为67%。而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的癌症5年生存率为40.5%


我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高、筛查率低

据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院士介绍,我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居我国发病率前几位的癌症大部分预后较差;另一方面,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人群相对较少,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此外,临床规范化诊治以及同质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这些不利因素在肺癌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肺癌依然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第一的癌症,有超过81万人新患肺癌,约占全球新确诊肺癌人数(220万)的40%;同时有超过71万人死于肺癌,占全球肺癌死亡人数(180万)的40%,这意味着在中国几乎每4个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个是肺癌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发病、死亡人数

前不久,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 Open的研究介绍,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癌高风险人群按照要求做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筛查的总体参与率为40.16%。这意味着,在我国,近60%的肺癌高风险人群未进行筛查

而实践证明,LDCT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Ⅰ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LDCT筛查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砷、铬、石棉、镍、镉、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

根据肺癌风险状,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

低危组:年龄<50岁和吸烟史<20包年(600支/年)。

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高危组

①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600支/年),戒烟史<15年;

②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具有被动吸烟之外的危险因素。

NCCN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版)建议:高危组①类人群,应参加LDCT肺癌筛查;高危组②类人群,若有一项肺癌高危因素,也应进行LDCT肺癌筛查。

筛查频率建议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时间超过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筛查管理:建议直径≥5 mm结节需接受进一步检查。

阳性结节定义如下:

❖ 基线筛查:直径≥5 mm非钙化肺结节或肿块,或发现气管和(或)支气管可疑病变。

❖ 年度筛查:发现新的非钙化肺结节、肿块或气管和支气管病变,或原有肺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加。

注意:不能耐受可能的肺癌切除手术或有严重影响生命的疾病人,不建议进行LDCT筛查。


肺癌治疗:70%的患者需要放疗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版)建议,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病情分期特点,合理应用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放疗是肺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适用于各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临床数据表明,60%~7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肺癌放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放疗、辅助放疗和预防性放疗等。

对于NSCLC患者

I期: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SBRT大分割放射治疗可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须视情况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

Ⅱ~Ⅲ期:若患者因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手术,且身体条件许可,接受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结合同步化疗,部分患者有望达到临床治愈。

Ⅳ期:接受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放疗,可达到姑息减症目的。若患者全身治疗获益明显,接受SBRT治疗残存的原发灶或寡转移灶,有望获得潜在根治效果。

对于SCLC患者

局限期:放化疗综合治疗是标准治疗。须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灶大小,合理安排放化疗时间及顺序。若病情允许,放疗应尽早开始。胸内病灶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推荐接受预防性脑照射。

广泛期:远处转移灶经化疗控制后,加用胸部放疗,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在化疗有效的情况下,医患双方讨论并权衡利弊后,接受预防性脑照射可降低发生脑转移的风险。


此外,对于晚期NSCLC和SCLC患者,姑息放疗可解决因原发灶或转移灶导致的局部压迫症状、骨转移导致的疼痛,及脑转移导致的神经症状等。采用低分割照射技术,患者治疗更方便,症状缓解更迅速。


参考资料:

1.2021-01-13e药环球《最新统计: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再创新高!哪些因素在影响?》

2.2021-01-14生物世界《神刊CA年度癌症统计:得益于控烟、早期筛查,美国癌症死亡率大幅下降,近30年少死亡320万人》

3.2020-12-23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国新办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4.2020-12-16 e药环球《权威报告丨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肺癌不再是最常见癌症!》

5.2020-11-04e药环球《中国5万多人研究数据:近60%的肺癌高风险人群未参与筛查,哪些因素在影响?》

6.中国肺癌诊疗规范(2018版)

7.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

8.中国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


注:本文旨在介绍最新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肺癌,死亡率,幅度,癌症,筛查,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