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面霜成违规添加激素重灾区,家长如何“避雷”激素面霜?

2021
01/19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近期

婴儿用抑菌霜成“大头娃娃”引发关注

今日

漳州卫健委官网通报

涉事产品含激素

相关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



 

 

 
长期接触超标激素危害大

从过往报道来看,婴儿“湿疹霜”是违规添加激素的重灾区,这次又出现了婴儿抑菌霜。那么,婴幼儿面霜为何屡屡中招?

据省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科刘晖主任医师介绍:  

 


 

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确实可以快速减轻宝宝湿疹、瘙痒的症状,让皮肤洁白光滑……但是违规使用有巨大的潜在危害。

“长期接触超标的激素,会导致宝宝出现满月脸、虚胖、抵抗力下降、骨质受损、发育迟缓等副反应。由于宝宝的皮肤比成人更薄,吸收外来物质的能力非常强,再加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更容易被激素影响。”

容易被家长忽视的,还有成人面霜中的雌激素成分,如果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面霜,也可能导致孩子激素超标。




 

 

 
家长无需因此谈激素色变

刘晖表示,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像严重的儿童湿疹、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一些疾病在治疗上确实需要激素的帮助,但超量使用就会对孩子健康带来影响。


要想让激素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家长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规范厂家生产的激素类药品。

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激素含量有明确标注,医生可以对激素类药品的用量、疗程有整体把握,对利弊进行衡量,避免副反应的产生。而擅自购买非正规产品,则可能带来激素超标的风险。



刘晖提醒:

家长无需谈激素色变,但要同时警醒,在给宝宝选择婴幼儿产品时,不要迷信纯天然、草本、无激素之类的宣传。

只要宣称“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的宝宝产品,不管是治湿疹还是治什么,都不要自行购买!

一旦孩子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体重快速增长、虚胖、身高增长放缓、满月脸、浑身长黑毛、血压升高等迹象,家长要引起警惕,及时去医院排查是否有激素超标的情况。



 

 

 
消字号不能当药品用

这次事件的发生,背后也折射出部分“消”字号母婴产品“生存之道”,值得社会反思。

所谓“消字号”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消毒产品,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和“国药准字号”产品不同,消字号产品并不是药。

事实上,消字号与药字号是有本质区别的。

据厦门儿童医院药剂科刘银丽临床药师介绍:

药品是具备治疗作用的特殊产品,必须拥有“国药准字号”

它需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才能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进而生产、销售。

因此药品临床试验周期很长,研发费用也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

相比之下,消字号产品无需经过临床试验,只要有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最短一个月即可拿到批号。

在此背景下,不少资质较差的小微企业为了尽快上市,会选择“投靠‘消’字号”。

正因消字号产品无需经过临床试验,消字号产品不得宣传具备治疗效果,也不允许添加激素成分。



 

 

 
消字号产品乱象丛生

然而民众被忽悠,错把消字号产品当药用,在国内医生看来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家长的崩溃经历:

一位宝妈反映一款消字号的所谓“独家密方”的紫草膏,月嫂给宝宝使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因最近激素面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出于安全考虑她多番查看资料以及送检化验,最终发现这款紫草膏同样存在氯倍他索丙酸酯超标的情况。

消字号产品冒充药品屡禁不止的原因,其实和监管宽松,违法成本低存在一定的关联。“为了效果好,在一些消字号产品中加激素已经是业内皆知的秘密。”刘银丽说。

为避免被忽悠,刘银丽建议:

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擦亮眼,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号

还要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内容,而消毒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批准文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号。

END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面霜,激素,重灾区,消字号,药品,湿疹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