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 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 孙洁
6个月前,老胡才从我院的神经内科出院,住院原因是因为脑梗死了,当时他不能说话,半边肢体活动也不好。经过医护积极的诊疗后,老胡康复出院了,出院时说话也流利了、肢体活动也好了,老胡别提多满意了。每个月随访情况也很好,老胡生活完全能自理,就好像没有得过病似的,大家都替他高兴。
但是好景不长,元宵节当天,老胡突然又半边肢体不能动了!这吓坏了孝顺的女儿,赶紧送他到医院来,急诊科给老胡完善了头部核磁,结果显示,老胡的脑梗死复发了!这下,老胡又住进了神经内科。这次的老胡,情绪明显更加低落了,他疑惑着,我的脑梗死不是好了吗?我也戒烟锻炼减肥了啊,怎么又复发了?一大串的问题和担忧困扰着他。
医生追问,出院时给您带的预防脑血管病复发的药您还一直在服用吧?老胡一拍脑袋,懊恼道“这不是新冠疫情了吗?出门也不方便,我想着几天不吃药也没什么,这半年不是一直挺好的吗,就把我的那些阿司匹林啊,他汀啊,降压降糖药啥的都停了呢!”
医生告诉老胡,复发的原因找到了,可能就是他随意停用了上述药物。果不其然,住院后进一步检查老胡的血压血糖又飙升起来了,血脂也高了。
查房时邢岩主任介绍,脑梗死是我国引起成年人致死致残很重要的疾病,有着很高的复发率。要想预防复发,除了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比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锻炼减肥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规律合理用药来控制高血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并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等。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正常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停药了。这些指标正常主要是药物起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病好了。随意停药很容易导致各项指标再度失调,引起病情复发加重的不良后果。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是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这些药物不能随意停药:
01(一)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是预防血栓形成,因为脑梗死病人本身就很容易发生血栓,所以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确存在发生脑梗死复发的可能。除非服用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口鼻粘膜、眼底出血等不良副反应及一些重要的外科手术为避免术中大出血,经严格评估在术前可以短期停用抗血小板外,其他情况不宜随意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在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02(二)他汀类药物
他汀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不仅能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轻度提升“好胆固醇”,还具有稳定或逆转斑块的作用。患有脑梗死的人,对胆固醇水平的管控要更严一些,无论化验结果如何,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防止进展。目前,临床上获准使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可根据血管狭窄严重程度及伴随的其他病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他汀品种及剂量服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肝肾功及血清肌酶。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即使血脂达标后,只要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均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不可因为血脂“正常”就随意停药。
03(三)降压药物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是脑梗死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患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建议长期持续性控制血压以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服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使血压达到理想的目标值。降压药种类繁多,建议听从专业医生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降压药物不能随意停用。
老胡听完介绍后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自己又脑梗了,因为他已经自行停药2周了。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配合医生的诊疗,再也不自己随便停药了!
邢岩主任进一步提示,脑血管病是需要医患密切配合长期随诊管理的慢性疾病,新冠疫情下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少出门,但不能不出门。病情有变化或药尽需要取药时该去医院还是要去医院,按要求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即可。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境外输入给国内下步的疫情防控带来挑战。防护有度,合理管控、保持与经治医师的联系定期复诊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管理常态,切莫因恐惧疫情,中断随诊及用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