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肠道是个容易“激动”的器官:全身50多种疾病都与它有关!

2021-01-14   合肥康益堂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身负多重功能,又易受多种疾病困扰。

从胃幽门到肛门,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

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身负多重功能,又易受多种疾病困扰。

尤其现在人们撸串聚餐的频率大大提升,本就“爱闹脾气”的肠道容易不堪重负,更应注意给肠道“减负”。


【肠龄=寿龄】

肠道干净,血液干净;

血液干净,脏腑干净;

脏腑干净,全身无病!

血液中90%是水,其中70%来自于肠道!

肝脏每3分钟,通过静脉吸收肠道中的水分1次

一小时吸收20次,一天吸收480次,一年吸收175200次,所以肠变干净后,肝脏负担就变轻,解毒功能就强,血液就干净。


肠道和肝脏,都属于哑巴器官,没有疼痛感!前期没有报警信号,一旦出现问题,都非常严重。

养生先养血,养血必养肝

️养肝是关键,养肠是基础

这是排肠养肠的重要性!


01、肠道是个容易“激动”的器官

肠道不但“搬运”食物、排出代谢废物,肠黏膜中还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结构,它们是指挥肠道运动、吸收、内分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

免疫系统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系统也驻扎在肠道,仔细分辨对身体有害的细菌。肠道身兼数职,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它一言不合就爱“发脾气”。


肠道“激动”,有什么后果?

肠道中有几千种细菌,重达1.5公斤,总数比人体自身细胞还多10倍。

  • 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抵抗,随大便排出。

  • 如果肠道闹脾气,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就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

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梅耶·梅尔博士研究发现,肠道内的微生物还与自闭症、抑郁、焦虑等有关,迷走神经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02、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你的健康

1、“肠毒”让你反应迟钝、暴躁

身体累积的毒素多,就会导致气血难以运行 、脑部缺氧,思维会比较迟缓,还容易造成焦虑的情绪,莫名其妙地想发火。


2、你不是胖,是“堵”了

很多人肥胖,并不是因为吃得太多,而是因为排的太少,身体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出不敷入”,废物堆积在体内而引起的。


3、毒素不出,睡眠不佳

肠道不健康,长久了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正常功能。毒素不出,身心不畅通,就很容易造成失眠,睡眠质量也不高。


4、脸色怎么都不好

肠胃运作不佳,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不充分,就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特别是女人,气血一旦不好,整个人都不好,脸色常常晦暗、长斑、长痘。


03、三种病爱找上肠道

◎大肠息肉

肠道息肉就像身体里的一枚“定时炸弹”,应该尽早“拆”除。

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能有效防止肠癌。如果未切除肠道息肉,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一般无症状,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还可能有便血、黏液血便等。


◎炎症性肠病

这类疾病虽然可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发生,但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是控制大肠癌的关键。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值得注意,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04、保护肠道建议

1.学会调节情绪:事实上,情绪波动对女人的肠道疾病影响最大,因为肠道内分布着密集的神经系统。如果你感到过度兴奋或情绪低落,你的肠道也会变得激动,消化系统紊乱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

2.保证每天的营养: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做一些饮食上的调整,但不能放弃正常的饮食习惯,更不能刻意少吃或不吃,要保证自己每天享受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吃水果和蔬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帮肠道做按摩:每天做做腹部按摩能提高肠道活力和免疫力。首先将双手手掌交叠置于腹部,再以肚脐为中心,略施力沿着顺时针方向按摩,先小范围按摩,再逐渐扩大到整个腹部,专业的手法请到美容店或者是养生馆进行按摩理疗。


4.做转身运动:在办公室里不要一直坐着,最好每隔1小时就站起来走动走动,同时做做转身运动来活动腰腹肌肉,这样能够加快肠道蠕动,提高肠道原动力,促进肠道内多余脂肪和深层毒素的排出。

大肠癌,肠道,腹部,毒素,血液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