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院长访谈 | 张铁军:草原县域医院的十年“逆袭”路

2021-01-14   健康县域传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记者: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刚刚到来的2021年,是张铁军任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院长的第11年。在过去的十年,他经历了初上任时的人才流失、管理经验缺乏、医院硬件简陋等困难,也收获了职工满意、百姓满意、医院影响力提升等荣光时刻。张铁军常说,“   比起做得好的县医院的高大上,我们这家不发达地区的小医院虽然比不了,但是我们也想学习、也想进步,也想让同行们看看我们的奋斗成果”。

 
 
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院长张铁军  

 
现如今,通过十年的努力,张铁军带领下的扎鲁特旗人民医院一路乘风破浪,实现逆袭。

 

不让老百姓因小病再跑远路


 
扎鲁特旗隶属内蒙古通辽市,1.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0万人口,典型的草原特点——地广人稀。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守护着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的健康。

 
 

 
走近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门诊、住院部大楼里窗明几净,人们有序就医,走廊和医生办公室里挂满了感谢的锦旗。“虽然我们人口少,但是我们的服务一点不敢懈怠。”张铁军说。   回想刚上任时的2011年,张铁军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面临的是举步维艰的局面——新建成的门诊综合大楼已闲置1年多未起用,房屋使用面积只有8000多平方米,全院职工382人,医院开放床位200张。  

 
“当时医院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匮乏,学科单一,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在张铁军记忆里,有一件事至今提起来都让身为院长的他脸红:几年前的一天中午下班时,一位中年男人因电焊时眼睛进了沙子,前来医院求医。当时,扎鲁特旗人民医院眼科只有1名眼科医生,而这唯一的1名眼科医生恰巧有事外出,只能让患者转院到通辽市治疗。扎鲁特旗距离通辽有170公里,眼睛进沙子要跑170公里去求医,此事给了张铁军很大的触动。他对班子成员说:“作为旗县级综合医院,不能解决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医疗问题,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注定要吃苦、要奋斗,我们的责任重大。”

 
当时,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早已是协作医院关系,但由于缺少沟通和联系,协作关系实则有名无实。张铁军就带领班子成员来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中日联谊医院重新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随时可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去中日联谊医院进修学习,中日联谊医院每年也要派出各科室专家到扎鲁特旗人民医院讲学、查房、出专家门诊、手术带教。

 
现如今,   不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专家来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刘海生教授、北京宣武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振霖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刘剑锋教授、北大人民医院王旻教授、北京佑安医院刘勇刚教授等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也来了。张铁军开玩笑说,每周往返北京和通辽的航班上,至少有一位是来扎鲁特旗人民医院指导的专家。  

 
截止到2020年底,医院职工增长到53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70人。医院眼科,如今已经有4名医生,不但能解决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白内障、青光眼手术也能开展。

 

以五大中心为抓手,加强学科建设


 
2020年,对于张铁军和扎鲁特旗人民医院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年,医院急诊急救案例《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一路披荆斩棘,   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0全国医院擂台赛“优化急诊急救”主题决赛中获得铜奖,在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年度总决赛中获得“全国示范案例奖”。  

 
这次比赛,不仅让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在全国性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也通过成绩的取得证明了以往的努力。这对张铁军和医院全体职工来说,无疑是振奋的。

 
 

 
“打造‘五大中心’,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造福患者,与死神争时间抢速度的保命工程。生命是无价的,很多时候由于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而留下了终身遗憾。对于医院来说,通过整合多学科力量,优化完善救治流程,构建危急重症救治体系,从而实现提前介入、关口前移。”跟《健康县域传媒》记者讲起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的历程,张铁军兴奋不已。

 
从2017年年底开始,张铁军带领全院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五大中心建设。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2018年11月,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胸痛中心总部认证,为通辽市首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基层版胸痛中心。2018年12月,卒中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为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医院首家。目前,在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和静脉溶栓技术排名中均名列全国100强,2020年被授予“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单位;2019年4月,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评估验收,其中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全区旗县级医院排名第三,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排名第八。

 
而十年前的2011年,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只有12个临床科室,大内科、大外科模式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每一个有执业医师证的医生,医院都当宝贝一样看。张铁军和全院职工都憋着一口气要打翻身仗,无论多忙多累,没一个人有怨言。苦日子终于熬出来了,到2016年医院临床科室已扩展到21个,医技科室增加到13个,职能科室18个。到2018年医院编制床位408张,实际开放床位550张。

 

打造自治区一流二级医院


 
现在的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处处规范、安全、干净、整洁,张铁军有这份自信:医院的每一处角落,从门诊大厅到病房、从库房到手术室,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接受任何患者和专家的检阅。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医院也花了大价钱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我们现在有美国GE核磁共振机、GE64排螺旋CT、GE血管造影机、数字化无线DR、数字化肠胃机、血透机等大中型设备150余台。”张铁军对医院近些年来引进的设备如数家珍,因为每一台设备的采购,都是经过他仔细的对比同类产品所决定下来的。

 
此外,这十年来,医院还投资1800多万元,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2012年上线His、PACS和LIS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院运转效率,病人就医流程全线移植到信息化平台,简化了就医流程,减轻了医生负担。在此基础上2014年上线合理用药管理系统、院内感染控制系统、病案管理系统,2015年上线财务管理系统,所有系统与His进行数据共享无缝连接。2017年上线“银医通”,免除了患者看病排长队的苦恼,看病更方便、更快捷。2019年6月,医院开始云信息建设,现正在建设当中。

 
 

 
十年来,扎旗人民医院在医院管理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促进了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带动了医院的发展。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办院方向上始终不离“以病人为中心”这条主线,深化改革,创新管理都是为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016年以来,医院先后开展了“6S”、“8S”管理和“品管圈”管理,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提高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凭借扎实的积累扛起了疫情防控“防火墙”的重任。从2019年的医院业务发展来看,2019年门急诊诊疗人次236227人次,比2010年的131725人次增加了104502人次,增长79%。出院病人21600人次,比2010年的9436人次增加12164人次,增长129%。这些数据也足够说明,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已经成为百姓信赖的就医选择。  

 
“   回想这十年,我还是为医院、为职工、为病人做了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为把扎旗人民医院建成全区一流二级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有一天我卸任了,我会坦然地说:我无愧于政府,无愧于医院,无愧于职工,无愧于病人。”张铁军说。

 

 

老友说:


 
王健生 西安交大一附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铁军院长是我见过的一眼就可以放松交流的人,在我认识的多位县域院长中间,是不多的几位之一。以百姓健康为己任,医院发展为己任,以员工幸福为己任,所有的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具体举措都是自然而然的围绕着这一主题,无疑是一位好的院长,好的带头人。医院在他的领导下,十年的时间有了巨大的长足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祝愿扎鲁特旗医院在铁军院长的带领下走得越来越好,向铁军院长和团队致意!  

责任编辑:孙凡

审核:汪言安

科室,门诊,患者,救治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