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麻醉.科主任——邓婉欣:区级三乙医院麻醉学科的“图强之路”

2021-01-15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身处一家区级医疗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学科却赢得“行业级”大奖。

在全国医院擂台赛——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主题决赛中,该院手术-麻醉中心凭借《改善分娩镇痛管理模式提升产妇获得感》,获得优秀案例、最具人气案例。

 
 
 
  

手术麻醉中心荣获全国医院擂台赛--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主题决赛中获得优秀案例、最具人气案例

人才梯队合理、学科建设特色突出、科室在医院有地位……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如何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给出了答案。

被“榆林产妇”事件深深刺痛


 
   在以男性为为主导的手术室里,女性担任麻醉科主任在业内不算少数。 对于性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兼疼痛科主任邓婉欣主任认为这是优势。 “女性麻醉科主任更懂将情感与理性相结合,在注重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强调协作。 麻醉科作为一个平台科室,除了自身技术过硬之外,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 无论是管理还是业务,女性管理者更能做到刚柔并济,我觉得女性麻醉科主任是具有一定优势。
听到“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时,邓婉欣主任最大的感受是“痛心”;
作为一名母亲,邓婉欣主任更能深刻体会分娩所带来的疼痛;
作为一名女性麻醉科主任,她没有仅仅停留在哀伤和感慨。
“我自己也在反思,反思作为一个麻醉医生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惨剧发生,怎样才能更好为患者减少痛苦,更好体现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维护。”
  一场分娩镇痛的能力提升大幕在医院拉开。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请专家到院指导、派专科医生到上级医院学习分娩镇痛相关技术,科室成立分娩镇痛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流程,并通过PDCA循环对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分娩镇痛开展仅仅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做到了分娩镇痛率达到80%以上,在分娩镇痛方面走在了同级同行的前列。

患者需求决定科室发展


 
  近年来,随着舒适医疗时代的到来,麻醉学科的发展迎来春天。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业务和人力资源的不足,学科发展方向和定位成为一道选择题,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的发展在全、精、深方面如何取舍、平衡?
  “麻醉学科发展需要综合性、多方面,我们要统筹兼顾,既要全,又要精。首先要多方面发展,患者不会给我们选择,所以我们要有万全之策,全方位多渠道发展整体麻醉学科。”
  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ASA三到四级手术达到60-70%以上,高危重患者比例也逐年增加。除了手术保障能力更加精进之外,手术-麻醉中心还开展了分娩镇痛、麻醉门诊、疼痛门诊、疼痛病房、无痛纤支镜等业务。
  “全面指要结合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全面开展临床麻醉相关服务。精指的是在全面开展业务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需求、科室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发展需求。”
  满足患者需求,也要满足科室成员发展需求。 培育亚专科,打造强科室。 在科室管理上,邓婉欣主任进行了精心设计。 手术-麻醉中心设置医疗组长制,分亚专业组,技术组,组内设置高年资+低年资组合,以一对一带教模式促进学科发展,同时设置科研小组、教学小组、质控小组等,医、教、研、管全面展开,齐头并进。 “让每一个科室成员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才能有机遇把相应专项做精做细,经年累月科室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2020年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麻醉技术新进展培训班莅临讲者掠影 

发展手术室外麻醉


 
  从业20多年,邓婉欣主任认为,当前麻醉学科迎来最好的发展的时机。“手术室绝对不是麻醉医生唯一的舞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应该有麻醉人的身影。”邓婉欣主任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临床对策、领域及临床工作需要麻醉医生的介入,麻醉医生也会从单一的手术室麻醉走向更加广泛的领域,舒适化医疗已经到来。“麻醉医生紧缺是个社会问题,如何保障临床麻醉相关工作正常开展,同时顺应社会需求开展更多的无痛舒适化医疗服务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麻醉医生,邓婉欣主任对于职业的感受是 痛并快乐着!
对话科主任

 
Q:
米勒之声:你认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
邓婉欣主任:需求、人才和管理。国家卫健委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做到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
Q:
米勒之声:科室发展规划和目标?

邓婉欣主任: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创建省市级重点专科,提高和扩大影响力,可以为整个区域的麻醉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带动整个区域的专业发展。我们科室的文化和理念就是:医者仁心,团队协作,建立一个有温度的团队。

Q:
米勒之声:科室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邓婉欣主任:  
硬件方面:拥有设备先进的层流手术间22间,麻醉复苏室,麻醉准备间,无痛内镜中心,无痛人流室,门诊复苏室等。配备超声仪、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脑电监测仪,肌松监测仪,视频喉镜,纤支镜、视频软镜,升温系统,自体血回输机等先进设备。  
人才方面:目前科室拥有一支年轻充满活力、技术力量雄厚的优秀麻醉医生队伍,形成了高职称占比的人才梯队,科室麻醉医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中级10名,麻醉护士4名。研究生学历4名。  
他们中大部分在华西医院接受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了华西医院的先进麻醉技术及操作规范,许多也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毕业,培养了科研的思维和能力,绝大部分麻醉医生已前往北京301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顶级医院进行了进修学习,涉及多个亚专业麻醉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分四个亚专业组,四个技术组,给与每个医生平等的学习机会,科室内部建立了一系列考核和激励机制,促动良性竞争。  
专业技能方面:可开展临床麻醉、疼痛诊疗、危重病人急救复苏等各方面的临床业务工作。已开展特色麻醉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可视化气管及支气管插管技术、无痛纤支镜、困难气道处理技术、控制性降压技术、自体血回输技术、床旁急诊超声技术、多中心无痛诊疗技术及介入手术的麻醉。可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监测、麻醉深度监测、肌松监测等,已开展疼痛诊疗技术包括术后自控镇痛、分娩镇痛、各种慢性疼痛治疗技术。  
专业化的管理。科学制定我科常规技术的操作规范、流程及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成立质控小组,每月定期进性麻醉质量检查及总结;成立科室管理小组,共商科室发展大计及参与科室各项重大决策。  
优质的平台建设。借助华西医联体平台,学科主任开展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及授课及现场指导,使我科在临床麻醉、疼痛诊疗及科研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米勒之声手记: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如何发展?除了激情、干劲之外,更需要学科带头人看得见大趋势,懂得排兵布阵,善用外部资源,向“管理”要发展。麻醉学科发展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学科带头人头脑清楚。借助华西医联体平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学科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三乙医院,麻醉,邓婉欣,科室,学科,手术,主任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