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个男孩出生时吸入母体宫颈癌细胞患上肺癌,悲剧原可能避免

2021-01-14   TOMO放疗中心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癌症不会通过母婴传播,这是当今科学界的共识。

然而,大千世界,凡事总有例外!

1月7日,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报道了2例母婴传播癌症的案例。

据报道介绍,日本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在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因检测中,意外发现2例小儿肺癌(分别为23月龄和6岁)。2个孩子患肺癌的原因,被认为是顺产出生时吸入了来自母亲的宫颈癌细胞。

2名患儿的母患宫颈癌

23个月龄的患儿母亲,是在产后3个月被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随后出现肺部转移,其中有神经内分泌组织。该患儿在23个月时在持续咳嗽2周后,被家人带去就诊,检查发现其两肺都有肿瘤,最终被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

6岁患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被发现宫颈息肉样肿瘤,分娩后病灶活检发现腺癌。患儿在6岁时因左侧胸痛而就诊,CT扫描显示他的左肺有一个6厘米的肿块,最终被诊断为肺部粘液腺癌。而他的母亲在其出生后2年因宫颈癌去世。

研究人员表示,癌症通过产道传播给婴儿,这是首次报道,也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过往的观念认为,母婴传播方式是血源性传播,母亲的癌细胞都是通过胎盘/脐带血系统传给胎儿;癌细胞通过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散播到全身各处,导致孩子出生后全身多处长肿瘤,包括脑、肝、骨等。

但是这两个孩子不一样!

他们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癌细胞没有进入他们的血液系统。但是,母体的癌细胞也可能存在于宫颈的羊水、分泌物或血液中。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在产道中暴露于癌细胞,则可能将母体癌细胞吸入肺中。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

检测发现:

2名男孩的肿瘤细胞都缺乏Y染色体,说明肿瘤细胞是来自女性,也就是母亲;

2对母子的肿瘤基因谱都具有相似性,所携带的多个突变一致,携带大量一致的SNP等位基因,且这些SNP等位基因并没有出现在孩子的生殖细胞中;

2对母子所感染的HPV分型也一致;

2个孩子的癌症病灶都位于呼吸道;

综合这些证据,研究人员推测,这两例儿童肿瘤为经产道的母婴传播。研究人员表示,过往对于进入分娩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处理通常聚焦于孕产妇病情,而这项研究提示“需要考虑母亲宫颈癌对胎儿的影响”。


这样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这个报道中,有个细节值得引起重视。这两位男童的母亲都感染了高危HPV病毒,一个是HPV16亚型,一个是HPV18亚型,这是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两种亚型。

99%的宫颈癌都与HPV病毒感染有关,而通过注射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目前上市的2价、4价、9价疫苗,都能覆盖和保护HPV16和HPV18这2个最高危的亚型。如果这2位母亲都接种了HPV疫苗,极有可能避免孩子患癌的悲剧。

但是近年来,日本和欧美都出现了一股“反疫苗”潮流,HPV疫苗的接种比例逐年下降。在我国,HPV疫苗的接种率也很低,一方面是受其价格及可及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良媒体的误导,导致大众对HPV疫苗有不小的误解。

但是,接种HPV疫苗确实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消除宫颈癌的三个关键措施的首要措施。HPV疫苗如何接种,详见:世卫组织:这种癌症将首先被消除!疫苗接种、筛查、治疗该怎么做?

上述报道中,2位男童的母亲最终都因宫颈癌而离世。幸运的是,经过治疗,两名患儿目前均未复发。同时,也再次提醒,宫颈癌的危害不容忽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超过60万人新患宫颈癌,居全球新发病癌症人数的第7位;同时,有超过34万人因宫颈癌死亡,居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第9位。

▲2020年,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


▲2020年,全球主要死亡癌症类型、人数及占


在中国,2020年有将近11万人被确诊患宫颈癌,据中国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的第6位;同时,有近7万人死于宫颈癌,据中国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7位。

▲2020中国女性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

这数据表明,宫颈癌的致死率比发病率稍低,提示了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可能比其他几种癌症稍好。若能通过规范治疗,不少患者的生命可以被挽救。

根据《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版)介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包括子宫切除与淋巴结切除两部分。化学治疗主要应于同步放化疗,以及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包括体外照射、近距离放疗及二者联合应用。

研究表明:

❖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复发风险。

❖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若存有手术切缘不净、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术中或术后若发现肿瘤大、深部间质受侵和(或)脉管间隙受侵等危险因素,术后需辅助放疗和或同步放化疗。

参考资料:

1.2021-01-11向日葵儿童《颠覆认知!两位儿童身患罕见肺癌,癌细胞居然是分娩时吸进去的?》

2.2021-01-07医学新视点《太罕见,癌症母婴传播!NEJM报道宫颈癌母亲顺产导致小儿肺癌两例》

3.2021-01-09生物世界《NEJM:罕见的癌症母婴传播,癌症母亲顺产导致婴儿感染癌症》

4. 2020-11-17世界卫生组织《没有人患宫颈癌的未来:全球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5. 2018-11-2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HPV疫苗,宫颈癌,癌细胞,肺癌,母体,癌症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