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是在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交叉应用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近年来,精准治疗的理念被广泛推广,整个医疗行业也标榜“精准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精准治疗的实施真的那么一帆风顺吗?实际上,根据Ryan Partners的访谈整理与分析,基因测序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还是有较大障碍的,从最基础的送检率来看,不同等级的医院,由于预算的不同,是否采购基因检测的设备或采购设备等级的差异,会导致送检率差距较大。
以非小细胞肺癌ALK的送检率为例,肺癌领域Top100的医院,院内检测率基本都在80%以上,甚至对于核心医院,如上海肺科医院,院内送检率可以达到85%以上。但针对下沉市场的医院,送检率差异则非常巨大,一方面下沉市场中包括了基本多有的地级市医院,这些医院本来设备采购以及运行标准就参差不齐,比较难形成统一规范,也很难统计;另一方面,这些医院大部分很多医生对于精准治疗以及基因检测的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因此送检率与核心医院形成断崖式差距。
送检率的提升无疑对于药企产品的使用上更规范也更广泛,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较大困难。除前面提到的下沉市场自身设备采购上有不足,导致院内检测无法完成之外,大量院外送检也让药企看似毫无可以插手的空间。目前市面上,基因检测厂家几十家,每家医院甚至每个科室对外合作的厂家都不能统一,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提升送检率的办法。但是对于药企来讲,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搭建免疫组化平台。药企可以协助医院搭建免疫组化平台,因为免疫组化平台只要病理科进入,就会有统一的高标准仪器设备,以此为基础,药企就能够完成送检率以及检测率的提升。一般来说,这一情况的目标医院以地级市的龙头医院为主,以补足设备匮乏的现状。
▪ 协助制定设备运行规范。与地级市龙头医院或下沉医院不同,省级核心医院一般情况是已经有相应的检测设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运行不规范的现象,药企可以推广规范操作,从而使得检测结果能被临床医生广泛认可,根据Ryan Partners的访谈得知,个别医院在加强设备运行规范后,送检率从原来是50%左右,已经提高到70%,并且有能力做到80%。
综上来看,在国内伴随诊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当下,基因检测送检率的提升便是整个肿瘤行业精准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所有药企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整体的提升。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