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但怀胎十月中,孩子身上携带什么基因,这些基因会导致什么样的特征,很多时候都难以预料,比如早产。
早产儿和足月出生的新生儿不同,早产儿体质较弱,所以在照顾早产儿时,更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忽视宝宝的眼睛健康情况,早产儿要特别注意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由于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全,生长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会出现新生血管以及纤维增殖等一系列病变,从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视力丧失,是严重的致盲眼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黄金治疗期,可以通过药物或激光治疗;如果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往往发展到失明的地步了。
那么引起ROP的原因有哪些?ROP怎么治?能治好吗?怎么预防?这是目前所有早产宝宝的爸妈们比较担心的问题。
引起ROP的原因有哪些?
1、胎龄:胎龄越小的孩子患上视网膜病变的几率更高,胎龄在28周以下的孩子发病率达到80%,胎龄在32周左右的孩子发病率达到30%,如果孩子足月在36周以后出生,基本不会有视网膜病变。
2、体重:有些孩子虽然足月出生,但体重偏低,在出生后伴随其他并发症,如缺血缺氧或者新生儿肺炎,这些都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诱因。
3、不规范吸氧气:有些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吸氧气,但不规范的吸氧会导致视网膜病变。
ROP能治好吗?
孩子发生视网膜病变只要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
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激光光凝是控制早期ROP病变进展的重要手段,与冷凝相比,激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眼内出血发生率低,脉络膜视网膜损伤较轻,并发症少,患儿易耐受,远期效果好。
除了眼底激光外,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也是对抗ROP眼底病变,抑制新生血管增生的有效方法。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比如玻璃体切除手术,这种手术方案它主要是利用高水准的显微镜技术,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安全系数非常高。
如何预防ROP?
筛查!筛查!筛查!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较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 + 出生后周数)32 周,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如果置之不理,甚至走向失明,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小孩不善于表达,因此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筛查至关重要。
初次检查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凡是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均应按时进行ROP筛查,并根据个人眼底情况确定复查时间,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一般在矫正胎龄40~42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