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隔绝技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获成功

2021
01/13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文章转载自:新民晚报 人与健康

近日,同济医院介入科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颅内动脉瘤腔内隔绝技术,救治了1名高危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并获得成功,自治疗至今,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方某61岁,因为胃纳减退,乏力,血糖控制不佳来院内分泌科就诊。接诊医师考虑垂体功能减退,行头颅MRI提示:垂体窝内巨大占位,考虑动脉瘤,大小约25*18*17mm。

介入科方淳主任团队通过载瘤动脉腔内隔绝技术,阻断流入动脉瘤内的血流,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该方法术后占位效应轻,动脉瘤逐渐退缩,对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压迫,术中出血风险小,术后不易复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较传统手段明显降低治疗费用。

方淳主任团队是目前国内应用腔内隔绝技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最多的团队。同济医院介入科针对不同大小的动脉瘤,已经形成弹簧圈填塞、支架/球囊辅助填塞、腔内隔绝等多种阶梯式的技术储备,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多为介入动脉瘤内弹簧圈栓塞和外科动脉瘤夹闭术。但对于巨大颅内动脉瘤存在以下难点:1.动脉瘤巨大,壁薄,极易破裂出血;2.瘤颈宽,难以夹闭或不能夹闭;3.瘤体有占位效应,不宜于填塞,或填塞后垂体仍然受压,难以改善患者症状。因此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开颅手术死亡率高达25%,一般介入动脉瘤栓塞复发率高达50%,治疗费用极为昂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薄弱部分,向外异常膨出或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在血流的冲击下,会不断增大发生破裂。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就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若不及时治疗再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0-80%。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脑血管疾患。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科,动脉,血管,颅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