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手妈妈来说,即便是在孕期做足了功课,可真正等宝宝到来,还是分身乏术,各种手忙脚乱,尤其是当孩子哭了的时候。
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
益养君根据部分妈妈的反馈做了个总结:家里老人说,孩子哭了马上就抱会把孩子惯坏的,但是作为宝宝的家长,看着孩子哭,又实在是不忍心。你是这样的吗?
其实,“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这个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做决定。
0-6个月的孩子要及时抱
研究发现,6个月以前的孩子,还不懂得用哭来控制大人,孩子所有的哭都是因为有自然的需求。
因为发育还不完善,在没有学会说话前,哭是孩子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孩子哭就是有所需求,可能是饿了需要吃,也可能是尿布湿了需要换,还有可能是睡前情绪烦躁需要安抚,孩子不会说,只能哭。
所以当父母听到宝宝的哭声,要及时过去检查,判断孩子是饿了还是需要换尿布,或者因为身体不舒服了,及时给孩子爱的抱抱还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6个月后的孩子不要一哭就抱
在6个月后,随着孩子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育,孩子越来越聪明,已经懂得用哭来召唤父母或看护人,因为孩子发现哭有用,有时候就会故意哭。
因为6个月,孩子的认知和情绪飞速发展,他们慢慢明白哭声能让爸爸妈妈过来。这时候他们的哭声就不单纯是不舒服了,还可能是觉得无聊,想用哭声吸引大人的注意。如果宝爸宝妈还是一哭就抱,就会强化孩子用哭声要挟父母的意识,促使孩子越来越爱哭,不抱不停止哭泣的行为。
但是,如果不抱孩子一直哭,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比较好呢?
孩子哭了,重点不在于抱还是不抱,而在于是否回应和关心、关注孩子。
首先,我们可以用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被其他事物吸引之后,自然会停止哭泣,也会忘了一开始的初衷——要抱抱。
其次,当孩子情绪稳定后,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6个月之后的宝宝,除了哭泣之外,已经能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最后,帮助孩子解决哭闹的原因,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
其实,孩子哭了,最重要的是要给到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至于抱抱,只是给到孩子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已。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