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撕裂的伴发征像

2021
01/13

+
分享
评论
华斌的超声世界
A-
A+

肩袖撕裂的伴发征像

 ()

  2  软骨界面征

   我们知道,肩袖各肌腱除肩胛下肌腱外,其余三个肌腱都会跨过肱骨头附着于大结节,肱骨头表面有薄层透明软骨呈极低回声,其深方为骨皮质的线样强回声界面,软骨浅方为肩袖(图12 ):

1  正常冈上肌腱长轴切面:粗箭头为肱骨头透明软骨,细箭头为各向异性伪像。

2  正常冈上肌腱短轴切面(肱骨头水平横切面):箭头为透明软骨,B:肱二头肌腱,sup:冈上肌腱。


   肩袖关节面撕裂,若血肿还未机化,则软骨表面与血肿的界面可呈线样强回声,这和膝关节积液时出现的关节面软骨界面征相似(3a ):

3a 冈上肌腱关节面部分撕裂。H:撕裂处血肿,S:冈上肌腱浅层残余,细箭头:肱骨头软骨界面征,粗箭头:肱骨头骨皮质损伤,D:三角肌。


  需要说明的是,若血肿位于大结节处,则不出现此征像(图3b):

3b  冈上肌腱长轴切面:示大结节处全层小型撕裂。肱骨头处无血肿,因而未出现所谓软骨界面征。箭头:软骨,HH:肱骨头,GT:大结节,S:冈上肌腱残端。


其次,并非所有肱骨头位置的关节面撕裂都会出现此界面征。这和血肿的透声性有关,也可能和声束角度有关。陈旧性血肿,或撕裂处瘢痕形成,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坏死组织碎片等都会阻碍出现此征像,若关节面撕裂累及软骨受损,也会使软骨缺损而不会出现此类征象。换句话说,软骨界面征的诊断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3  肩袖表面平坦或凹陷征

 正常肩袖表面呈隆凸的弧形,在横切面上更明显(tu4),若凸起消失,变为平坦或凹陷,则多提示肩袖有撕裂(5)

4  正常冈上肌腱短轴切面,表面呈凸形。细箭头:三角肌下滑囊。D:三角肌,C:肱骨头透明软骨。HH:肱骨头,F:皮下脂肪。粗箭头:皮肤层。

5  冈上肌腱陈旧性撕裂。横切面,箭头示肌腱表面平坦略呈凹陷。HE:关节面撕裂后血肿。B:肱二头肌长头腱。SUP:冈上肌腱。


若是全层撕裂,断端回缩,则撕裂处可出现塌陷。如下图为冈上肌腱于大结节附着处撕裂,肌腱向近端略回缩,致大结节处塌陷。由于正常情况下,肌腱末端本就菲薄呈鸟嘴样,该处撕裂血肿不显著,有时难以判断,而滑囊塌陷则可提升诊断信心。

6 冈下肌腱附着处全层撕裂,箭头所指为撕裂处滑囊塌陷。注意大结节骨皮质异常。

7 冈上肌腱全层小型撕裂,横切面大结节水平,箭头示撕裂处滑囊凹陷。


整体上说,是否有肩袖或三角肌下滑囊的局部凹陷,和肩袖撕裂的程度相关。但要注意的是,肩袖撕裂的程度并非单从厚度一个指标判断,有些全层撕裂,虽然厚度累及全层,但宽度或长度可能范围很小,撕裂处的表面滑囊不一定凹陷。如图8

图8 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横切面,+.+示全层缺失但宽度极小,表面的滑囊未见凹陷。注意箭头所指为增厚的滑囊。

上图中,我们可见冈上肌腱非常菲薄,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该例三角肌下-肩峰下滑囊增厚,该滑囊正常情况下位于肩袖表面,而和关节腔不相通,在肌腱全层撕裂处,滑囊则可通过裂口与关节腔贯通,这也是全层撕裂的一个伴发征象:


4  滑囊与关节腔贯通征

该征象在严重的全层撕裂,如大型撕裂(>3cm)及巨快型撕裂时,在裂口处可能看不到肌腱,但可见滑囊与关节腔相通,借此更可提示诊断,如下例之前的讲座中已分享过:

9 冈上肌腱完全断裂纵切面。由于断裂的肌腱的两个残端向相反方向大范围回缩,裂口处肌腱“空虚”,滑囊(SASD)裸露于肱骨,其内滑液进入关节腔。

10 ,病例同图9,横切面见滑囊SASD进入关节腔。

  (完)。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肱骨头,关节腔,撕裂,肌腱,结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