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快到了,14岁的杭州初中生小龚(化名)却突然晕倒,被送至医院后,确诊为急性消化道出血。儿科医生发现,小龚是压力性消化道出血,这种病本来多发于成年人,没想到竟然年轻至中小学生。
没有暴饮暴食,却突然消化道出血
半个月前的晚上,上晚自习时小龚觉得身体稍有不适,但能坚持。不想,课间活动时,他突然感到眼前一黑,当即晕厥倒地,同学们呼之不应,惊叫起来。很快,小龚被紧急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到医院时,小龚已清醒过来。
没想到,住院次日,小龚再次给家人一个惊吓。原来,小龚在上厕所解大便过程中,再次头晕目眩,晕倒在地。医生护士赶到小龚跟前,只见他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同时发现大便呈柏油样,考虑消化道出血。立即开出检测单子,血常规显示中度贫血,大便隐血四个+,判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医院儿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陈国庆及主治医师余彤、邓艳冰等采取补液、输血、止血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小龚病情逐渐稳定。进一步行胃镜检查,小龚被诊断为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疾病明确了,然而寻找致病因素却费些周折。
“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大吃大喝啊。”对于医生询问小龚近一段时间的饮食,家长十分肯定地回答,其实,他们知道孩子所患急性消化道出血,一时也很诧异,“他身体一直挺好的,也很少生病,平时饮食规律,饭量也挺好的。只是近半个月胃口不太好,偶尔会说肚子有点不舒服,不过并不严重,考虑要期末考试了,就没有到医院就诊。”
“小龚既然没暴饮暴食,胃镜检查中也没发现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有一个细节还是引起我们的注意。”陈国庆说,我们继续了解患儿生活学习点点滴滴发现,他学习成绩不错,接近考试,学习压力增大,近段时间晚上失眠,早上却又醒得早。
图片来自摄图网
医生们综合分析儿童消化性溃疡常见原因,最终考虑小龚此次消化道出血与精神压力过大有密切相关。小龚已于近日痊愈出院。
儿科医生说
争强好胜的学生更易“中招”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以前也收治过类似的病例,发现争强好胜的学生更容易“中招” 。
杭州念小学六年级的小敏(化名),13岁。一天,父亲听见卫生间里传出响声,推门去看,只见儿子瘫坐在地上,脸上苍白,地上有呕吐物,坐便器里全是黑便。回想起几天儿子老是说头晕,忙将他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
化验结果显示,小敏血色素降到7克,属中度贫血,同时大便隐血两个+,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排除了明显的相关疾病后,医生得知孩子近来学习比较紧张,又十分要强,若是测验成绩排名后退几位,都会难过好几天。“小敏非常好学,时常看到他在病床上看书。”当时的主管护士也证实,住院期间小敏也不放松学习,唯恐落下功课。
陈国庆(左三)等儿科医生正在查房(资料图)
心理医生认为,家长一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严格,使他们的精神压力陡增,而特别要强、非常在意学习成绩的孩子还会自我加压。消化道出血可以多疾病及因素引起,精神因素便是其中之一。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要尤其留意
陈国庆表示,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及激烈竞争导致的精神因素极易诱发肠胃疾病。“压力性”消化道出血过去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工作紧张的白领一族,如今“门槛”渐渐地降低到中小学生,虽说还是少数个例,但应引起重视。
一项前瞻性人群研究纳入3379人,表明心理应激会部分通过影响危害健康行为而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长期的精神紧张可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使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黏膜被破坏。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虽然上腹痛或不适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但有大约70%的消化性溃疡是无症状的,无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后期可能出现溃疡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43%-87%的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没有前驱性消化不良和其他前驱性胃肠道症状。
图片来自摄图网
“发病学生不少是有基础原因,如胃、十二指肠局部溃疡,若出现某个‘激发因素’,如某一段时间精神压力陡然增大,就好比快速地扣响了扳机,可发生急性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初期,有时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而使病情加重。”因此,陈国庆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头晕、浑身没劲、没有食欲,大便呈黑柏油色,或者呕吐物呈咖啡色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行儿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及治疗。若确诊急性消化道出血,会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任何人面对挑战都无法回避心理压力,或多或少,程度轻重而已,学生自然也免不了。临近期末考试,学生考前劳逸结合,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正常发挥就好。” 陈国庆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