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爸爸妈妈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长不高吗?

2021-01-12   天佑儿童医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孩子:“爸爸妈妈,我不想遗传你们的身高,长大我要当空姐,每天都在天上飞...”

诊室里,一名8岁女孩儿说着。

家长:“我和孩子爸爸身高都矮,害怕遗传给孩子,担心身高会给孩子以后造成影响。但是孩子现在8岁了,没想到身高还是不出意外的随了我俩。”

孩子妈妈向医生描述着。

★ 父母的身高究竟对孩子有何影响?

★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真的就无法长高吗?

★ 想让孩子长到理想身高,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邀请我院儿保科内分泌门诊钱冬梅医生为我们详细讲讲这些问题。

父母的身高

究竟对孩子有何影响?

父母个子高矮对子女身高有重要影响,因为身高的决定因素中遗传基因占70%,其它与环境条件有关。

儿童身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家庭中不同成员的身高对儿童影响程度不同,越近亲影响越大,父母或兄弟姐妹分担儿童遗传基因的1/2,祖父母、叔和姨为1/4,而侄、甥只占1/8。

儿童成年时身高可以通过父母的身高粗略预测,下列公式可计算儿童成年时的身高:

◐ 男孩成年身高(cm)= (父+母+13)/2;

◐ 女孩成年身高(cm)= (父+母-13)/2。

以上计算出的是平均身高,通常还有一个变动范围,男童身高范围为平均身高加减7.5cm,女童身高范围为平均身高加减6cm。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

真的就无法长高吗?

什么是家族性矮小?

由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儿童,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平行但始终处于低线。他们出生时体重可正常或偏低。平时很少生病,体力活动和智力水平也都正常。

虽然每年在长高,但和同龄儿童比较始终偏矮,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按高矮排队时,经常会排在最前面(最矮的常常排在第一个),父母的个子常常较矮,如父亲身高略微高于160cm,母亲身高150cm左右;或父亲身高正常,母亲很矮,或者是母亲身高正常,父亲较矮。 

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长约4cm-5cm或稍微多些,体格检查和化验(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以及女童的染色体检查)都是正常的,骨龄检查结果与实际年龄相符。这些孩子青春期发育一般不早也不晚,成年后身材偏矮。

这类孩子,真的就无法长高吗?

NO,这可不一定

对于这些家长而言,如果你希望孩子身高能够超越自己,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身高管理】,争取让孩子通过后天努力( 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好坏等方面)尽可能提升成年终身高。

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

案例分享

我院内分泌门诊钱冬梅医生去年接诊了一个孩子。爸爸身高164cm,妈妈身高155cm,父母身高虽然都比较矮,但身高管理意识非常好,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对孩子肯定会有影响,所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身高管理。

孩子6岁的时候,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医院。经过专业的身高检查后,钱医生给孩子设计了专属长高方案,通过均衡营养摄入计划,睡眠、运动等发面促进,一年的时间,孩子身高增长超过9cm。

所以说,如果父母身材矮小,不想遗传给孩子,就一定要尽早对孩子进行【身高管理】,每半年至1年到医院做一次骨龄筛查,检查孩子骨龄与实际年是否匹配。

想让孩子长到理想身高,到底应该怎么做?

1、有效运动:请注意纵向运动才是最有效地方法。

并不是所有运动都能够促进长高,只有垂直应力对长骨软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因此跳绳、篮球等伸展类运动都是有助于身高增长的;而那些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跳绳是有效的长高运动方法 

2、饮食、营养:远离垃圾食品。

想让孩子长高,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长发育必备的营养素。

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饮食,给孩子多吃以下几类食物:

鱼、虾、牛奶、瘦肉、蛋白、豆制品等高蛋白的食物;

虾皮、海带、紫菜、芝麻、奶制品等补充骨骼生长所需的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

动物肝脏、牡蛎、蘑菇、蛋黄、坚果、白菜、小麦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胡萝卜、菠菜、南瓜、西红柿、草莓、樱桃、猕猴桃等维生素丰富的果蔬。

3、睡眠:请注意一定是高质量睡眠

说到睡眠,我们就要提一下生长激素了。

想要孩子长得高,生长激素就必不可少,而保证孩子高质量及充足的睡眠时间,目的就是增加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

每晚10点前入睡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因为孩子的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的高峰:

一个是晚上9点到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时以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

另一个是早上5点到7点,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

所以,想要长得高,必须保证2个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间,孩子处于深度睡眠中。

钱冬梅医生建议,家长们要有「身高管理」的意识,最好可以每年测一次骨龄。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生长文献的一个数字:如果早一年对孩子进行“身高管理”,每年可能会长高2~4厘米,到青春期时则会长高十公分。如果到青春期再干预孩子身高,已经比较晚了。

如果家长不懂得如何做「身高管理」,没关系,只要来院,我们会给孩子建立身高档案,密切随访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到16岁,并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做相关的长高指导。

生长激素,身高,父母,儿童,运动,睡眠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一文带你认识多动症
    打开APP 天佑儿童医院
  • 孩子得了疝气有可能自愈吗?
    打开APP 天佑儿童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