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很多自媒体转述了《英国血液病学杂志》发表的一个案例:一位61岁的终末期肾病合并淋巴瘤的患者,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经过11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新冠肺炎的得到了康复。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病人应该属于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能够化险为夷是非常幸运的。但好运的事情还没完,四个月后他到医院复查,发现原先的重大的淋巴结居然没用任何药物缩小了,影像学也证实了淋巴瘤的缓解。也就是说新冠病毒不仅没有伤害到这个病人,还帮他治好了癌症。
朋友圈热传的感染新冠前后的肿瘤消失图片(图片来源于论文)
文章在微信热传之后,MORE Health收到了很多相关的咨询,也有很多人来问小编,咨询的人有的纯属好奇,希望求证,有的则是肿瘤患者和家属,虽然没有明说,但似乎在考虑通过故意感染新冠病毒来抗癌的可能。
首先,小编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案例是真实发表的,不是自媒体账号瞎编的。论文的作者是英国皇家康沃尔医院血液科,不是江湖医生编造的。
其次,小编要劝告想要通过故意感染病毒治病的人,千万别试。理由如下:
第一、这种情况太少了。
案例报道一般会总结以往的相似案例,这样既能避免虚假的质疑,也能体现病例的珍贵。
这篇文章并没有总结以前的案例,而是引向了2012年发表的另外一个相似的病例,在那篇报道的后面总结了以往的相似案例,从1998年到2012年,一共只有18个。加上报道的这两例,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就能数过来,而淋巴瘤每年全世界新发案例是50多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案例并非都是病毒感染后缓解的,很多原因并不清楚。因感染病毒而缓解的几率就更低。缓解的患者大多是高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所以如果是中青年或幼年的淋巴瘤患者,就更加不要指望这种极小概率事件。
第二、病毒感染对肿瘤病人的危害。
且不说很多病毒本身可以致癌,癌症病人感染病毒往往比健康人更加危险。
以新冠病毒为例,西班牙公布癌症病人新冠肺炎死亡率为13%,英国的相关数据则高达28%。
虽然大部分患者幸存下来,但感染会造成肿瘤诊治的延误,隔离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也就是说通过感染新冠病毒治疗肿瘤的想法,与通过买彩票的致富之路一样行不通。
彩票只买一次不会倾家荡产,肿瘤感染病毒则是让病情雪上加霜,还有生命危险。
归根结底,这样的案例报道本身也不是在建议人们去感染病毒治病,而是报道一种有趣的现象,通过分析背后可能的原因,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建立新的理论,然后根据新的理论去研究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目前的假说是病毒感染可能激活了免疫,而这种免疫过程正好可以抑制肿瘤。与这种过程比较接近的是溶瘤病毒疗法,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临床的是一种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疱疹病毒疗法。其他溶瘤病毒疗法和适应症依然处于研究阶段。
总之,肿瘤患者感染病毒后缓解的新闻,普通人暂且当个猎奇新闻看也就罢了,切不可异想天开去故意感染病毒。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过程,不是每个患者都要找最新的治疗,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当然在选择当前治疗的时候,很多患者势必要对未来的治疗计划早做打算。怎样确定哪些治疗对自己是最合适的,还要关注哪些正在研究中的治疗,可以请教我们的专家,请他们帮助制定近期的、远期的,接下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乃至终身的治疗计划。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