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亡率最高的7大肿瘤都转移到哪去了?

2021
01/12

+
分享
评论
美中嘉和
A-
A+

      肿瘤之所以难以治疗,

  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因为

  肿瘤细胞会在人体中“游走”——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是预后不良的征兆,也往往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那肿瘤都会转移到哪里去?遇到转移该怎么办?能不能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死亡率最高的 7 种肿瘤都转移到哪去了。

  肿瘤的转移

  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的位置通过淋巴、血管或体腔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良性肿瘤无转移。恶性肿瘤转移的方式有四种

  1,直接转移

  直接蔓延到邻近部位

  2,淋巴转移

  原发部位的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

  3,血行转移

  原发部位的癌细胞“乘上”血液运行的“顺风车”,从而到达肺、肝、骨、脑等器官

  4,种植

  肿瘤细胞脱落后到达另一部位,在那里“生根发芽”,如内脏的癌种植到腹膜或胸膜上

  

  肿瘤细胞都会转移到哪?

  肺癌

  直接转移:

  • 肿瘤不断增大,会导致支气管管腔阻塞;

  • 肿瘤会向支气管外的肺组织扩展;

  • 周边型肺癌可转移至胸膜和胸壁;

  • 中央型或靠近纵隔的肺部肿瘤更可能转移到其他器官。

  淋巴转移(最常见):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较早地发生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有骨、肝、脑,其次为肾上腺、皮下组织等;

  • 骨转移最常见受累的有肋骨、椎骨、颅骨等;脑转移愈后较差。

  胃癌

  直接转移:肿瘤细胞直接向胃壁内、食管和十二指肠发展,或者浸润相邻器官如胰腺、横结肠等;

  淋巴转移(最常见):占胃癌转移的70%

  • 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

  • 胃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

  • 晚期胃癌可能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血行转移:最常见的是转移到肝脏

  还可转移到腹膜、肺、肾脏、脑、骨等。

  种植转移

  • 肿瘤细胞从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

  • 种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食管癌

  淋巴转移:这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途径。

  腹膜或胸膜转移是食管癌的转移中出现较早的一种,一般在早期出现,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在食管癌的各种转移中,肝转移几率最高,其次为肺转移。

  结直肠癌

  淋巴转移(常见):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侵犯肠周围的淋巴结和腹腔的淋巴结等。

  

  血行转移(常见):肝脏转移最常见,此外还可能转移到肺、脑、骨等组织脏器。

  肝癌

  血行转移:

  • 最常见、最早、最易发生的是肝内的转移;

  • 肝外转移常见于肺,此外还包括骨、肾上腺等其他远处的脏器。

  淋巴转移:包括肝门淋巴结的转移和腹腔淋巴结的转移。

  直接转移:肝癌很少发生对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有时会浸润到膈、胃、结肠、网膜等部位。

  

  宫颈癌

  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最为常见的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宫颈癌组织向周围(上、下、两侧、前、后)的组织及器官扩散,最常见的是沿阴道粘膜向下蔓延。

  淋巴转移:

  主要包括: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

  还可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血行转移较少见。

  乳腺癌

  局部扩展:

  乳腺癌细胞沿导管蔓延,或沿筋膜间隙伸展,继而侵及皮肤、乳腺悬韧带。

  

  淋巴转移:

  •   1.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   2. 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胸大、小肌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3. 部分乳房内侧的淋巴液→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

  •   4. 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另一侧乳房(因为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

  •   5. 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   6. 癌细胞也可以引起胸膜及脊柱转移。

  血行转移:

  •   1. 癌细胞可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转移至远处;

  •   2. 可转移到骨、肺、肝等。其中:骨转移以胸、腰椎及骨盆多见。

  肿瘤转移了该怎么办?

  一听到肿瘤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可能都会心里一紧:“这是不是没救了。”

  肿瘤转移会让治疗难度增加,但即便发生了转移,也并不等同于无计可施

  如果患者身体条件适宜,且复发转移的部位比较局限,还是有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放疗也是很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如果转移部位较多,不适合局部治疗,可以考虑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为主的方案。

  

   如何能有效预防转移?

  肿瘤的转移能否避免,与患者病理的分期、治疗是否合理彻底、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是否合理、个人的身体状态,以及患者是否能够遵照医嘱定期复查等因素都有关系。

  虽然,即使这些方面都做得好,也不一定能完全避免肿瘤的转移,但能够相当程度的降低肿瘤转移的风险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死亡率,肿瘤,转移,淋巴结,血行,部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