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过往的认知里,如果患者现在得了癌症或过去有过癌症,有一个"基础疾病"或"预先存在的疾病",而如果这个患者感染了冠状病毒,患者患严重疾病的风险会更高。
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不像患癌症前那么强壮。许多癌症治疗会使患者免疫系统虚弱。其他如压力,饮食变化,和睡眠问题,也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衰弱会使患者更难对抗感染,包括冠状病毒感染。
然而,近日《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发布了一篇医学文章:一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4个月后,他体内的肿瘤竟然神奇般的几乎消失不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本着科学严谨的原则,小编去扒了扒资料,一探事情的究竟。
原来是一名61岁的男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由于淋巴结肿大和体重减轻被转诊到血液科。由于患者IgA肾病继发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医生为其进行肾脏透析以维续生命。 在肾移植失败后,患者已经停止免疫抑制治疗三年。活检显示患者霍奇金淋巴瘤,并且PET扫描显示患者已处于癌症晚期(如下图左侧所示)。
诊断后不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喘息,又被诊断为PCR阳性的新型冠状肺炎。 经过11天的病房护理支持性治疗,患者阶段性康复出院。期间未接受任何皮质类固醇或免疫化疗。四个月后,医生惊奇的发现,患者可触及的淋巴结肿大减少,PET/CT扫描更是显示代表霍奇金淋巴瘤的EB病毒大幅度降低(如上图右侧所示)。
研究人员推测新冠病毒感染引发了抗肿瘤免疫反应,推测的作用机制包括病原体特异性T细胞与肿瘤抗原的交叉反应性,感染反应引发的炎性细胞因子对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
这则消息不禁引发人们思考,难道新冠病毒真的可以消灭肿瘤?难道病毒也可以以毒攻毒?
对于大多数种类的肿瘤, 医学界仍在沿用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进行治疗,然而面对很多恶性肿瘤,传统疗法显得束手无策。事实上,病毒治疗肿瘤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种能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进一步杀灭肿块,被称为条件性复制病毒或选择性复制病毒(conditional replicative viruses),或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有实验表明,确实有某些溶瘤病毒联合化疗药物或放疗治疗癌症,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机体本身的毒副作用。
但值得强调的是,以病毒为治疗方法来对抗恶性肿瘤,仍处于研究阶段,我们仍需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对于患有基础疾病或者癌症的患者,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英国血液学杂志《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mtHSV的小鼠肉瘤治疗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中国知网. 2007-07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