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流量井喷”的2020,“疫”飞冲天的互联网医疗

2021
01/11

+
分享
评论
众成医械
A-
A+

2020年,互联网医疗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犹如助推剂,让原本徘徊不前的互联网医疗发展一跃千里,迸发出无限生机。

疫情暴发后,为了更好地落实疫情防控需要,全民居家隔离一度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不能出门,但人们看病的正常需求确切存在,更重要的是,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和非新冠肺炎患者都需要诊疗服务。因此,为了减少线下就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以在线问诊为主的远程医疗服务成为刚需,服务量激增,互联网医疗平台随之出现“流量井喷”。

阿里健康、京东、腾讯微信、微医、丁香园、新浪微博、1药网、好大夫等均上线了在线问诊平台。除此之外,各地定点医院也主动开设了线上问诊服务。部分医院的公众号开设了线上问诊平台,还有部分医疗平台也特设了“线上问诊”分区。对比以往,2020互联网医疗再次掀起热潮,而其中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公立医院主体开始杀入战场。

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也在疫情中逐渐凸显,打破了以往传统医疗资源分布的地域限制,切实缓解了患者的就医问题。线上问诊的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医疗问诊等服务,有效纾解了定点医院的诊疗压力,提高患者就医的效率以及便利性,其中以慢性病患者受益明显。

回顾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也算是经历过起起落落,曾经狂热过,而后遇冷过,终于在今年又迎来了爆发期。但一直以来,行业都面临着用户留存困难、医保接入不畅等发展瓶颈,进入后疫情时代后,互联网医疗又将何去何从?

疫情助推行业升温

2020年之前,以互联网医院为首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数据成绩并不算亮眼。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互联网医院约300家,市场规模仅300亿,行业渗透率不足2%。

这与互联网医院具有准入门槛有一定关系。2018年7月,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规范性文件,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管理的准入和监管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实体机构。

同时,医师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与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管。

2020年,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与挑战,但也不乏机遇存在,一些行业在疫情作用下获得了重生或复苏的机会。互联网医疗便是在疫情催化下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行业之一。

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联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一轮广泛的用户教育和市场普及,互联网慢病管理便捷、高效的优势得以充分释放。从疫情暴发到常态化防控,国家也多次发文鼓励线上慢病管理服务。中国在互联网医疗的政策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再加上市场渗透率不断增加,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迎来更高速的发展。

根据社科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为严峻的2月份,参加在线义诊的医生数量高达12775人,累计提供约60万例咨询。在疫情关键的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的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的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加了10倍多。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张。根据Analysys易观统计,2019年医院的参与度增加,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336.88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市场增长达46.7%,达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头部企业锁定大部分流量。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全链条新应用。《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把互联网医疗生态划分为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保险、科技升级五大版块。具体而言,医疗服务细分为在线挂号、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四个方向;医药流通细分为B2B、B2C、O2O、处方流转四个方向等;健康管理细分为慢病管理、健康体检、基因检测三个方向等。

就互联网医院而言,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互联网医院政策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整个互联网医院服务市场需求将达到2550亿元,未来3年市场需求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3.9%。

以平安好医生、微医为首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是互联网医院的积极探索者与布局者。疫情期间,这些企业都迎来了“井喷式”的业务增长。

具体而言,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板块可划分为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动。2019年,平安好医生与全国近50家医院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平安好医生2019年度财报显示,全年实现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1.8%,盈利状况持续得到改善。其中,核心的在线医疗业务增长强劲,收入翻倍增长,达到8.58亿元,同比增长108.9%。

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微医也是中国互联网医院平台的龙头之一,核心业务覆盖医疗、医药、医检、健保等领域,截至2020年10月,微医平台连接了全国7600多家医院、25万余名医生,实名注册用户数超过2.14亿。旗下拥有30家互联网医院,其中已有18家打通所在地的医保系统,为居民提供在线复诊、慢病管理、送药到家、医保在线支付等服务。

12月17日,微医完成了3.5亿美元融资,并计划推进其业务拆分后的数字医疗服务业务板块申请在港上市,分拆上市部分在最新一轮融资前估值超过60亿美元。随后的12月22日壹药网旗下耀方科技宣布完成5.15亿元Pre-IPO融资;12月28日,丁香园宣布完成5亿美元融资。

行业头部企业接连获得大额融资,这反应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医疗赛道的看好,也侧面表明了疫情对互联网医疗行业起到了助推作用。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飞冲天,互联网,井喷,医疗,疫情,医院,平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